
中小学体育课大单元教学计划 大单元名 称 体操 年级 (班级) 三年级 总课时数 18 设计 思路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 设计大单元教学既能使学生掌握所学项目的运动技能,又能加深学生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使每个单元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单一的技术点”,而是一个“知识链、知识块”,一个“技战术配合链”。 本大单元总共18课时,队列队形5课时,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和集体主义精神;基本部位操8个课时,基本部位操可以培养三年级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形态优美;能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改善前庭分析器官的机能,发展灵敏,柔韧,力量等体能;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模仿、自我表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与美感。先学习队列队形和基本部位操也是为后面韵律活动和舞蹈做基础,这样设计让学生学起来更加的容易,同时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式。 学情 分析 生理特征: 三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较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三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 心理特征: 三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运动能力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发展较好;能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跃方法;正确地跑步姿势和方法;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但部分学生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不是很好,须加强锻炼部力量;女生的手臂力量较差,投掷能力不强,还待加强锻炼;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体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灵敏与柔韧;正确的身体姿态与美感。 学习 目标 运动能力: 通过完整的单元教学,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和运动表象,90%的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种体操项目的游戏活动;其他学生也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完成;在学练活动中,既能全面、又能重点地锻炼身体。体操运动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提高灵敏程度,塑造健美形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练习以达到平衡发展和矫正某些畸形的目的,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以及平衡的能力,并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健康行为: 通过体操单元,进一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体操项目的游戏活动,从而感受到积极参与游戏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安全活动,了解体操规则; 体育品德: 在游戏中激发练习中的竞争意识,培养勇敢果断、不怕苦、不怕累、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以及养成在活动中懂得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课 次 学 习 主 题 运动能力学习 目标 基本部分 学习活动 练习活动 比赛活动 1 基本体操:队列和体操队形学习 1.运动能力: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在教师的口令下快速、整齐的排好队,并正确地执行相关口令 2.健康行为:通过练习,为以后的体育学习创造良好地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3.体育品德: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