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物态变化 苏科版 三、熔化和凝固 |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转化,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熔化特点,了解熔点、凝固点的意义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会从图像中说明温度变化的特点。 1.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其源头是由各拉丹冬雪山冰雪消融的点点水滴汇集而成的。冰雪消融为水是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寒冬来了,河水结冰,“水凝结成冰”是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均选填“固态”或“液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2.在物理学上,物质从 变为 叫作熔化,从 变为 叫作凝固。 液体 固体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器材及准备: (1)测量工具: (2)材料准备: 温度传感器、计算机及数字采集软件 碎冰(低于0℃)、碾碎的石蜡、温水、 酒精灯等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2.实验探究 (1)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装有热水的烧杯内,打开数字采集软件,设置好数据采集软件; (2)取适量碎冰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传感器探头,再将试管置于放有水的烧杯中,如图4-25所示; 水浴法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2.实验探究 (3)采集实验数据并观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冰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同时观察冰的状态变化情况; (4)将碾碎的石蜡装入试管中,并且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4-26 所示,观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石蜡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同时观察石蜡的状态变化情况。 方法与技巧 ② 冰熔化的温度较低,因而用温水对碎冰进行水浴法加热即可;石蜡熔化时对温度要求较高,所以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对它进行水浴法加热。 ① 实验中,采取将物体碾碎、“水浴法”加热、加热过程中不停的搅拌等方法,让物体均匀受热且温度变化稳定。 活动 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1)当温度低于0℃时,可以发现冰 (有/没有)熔化,冰吸收热量,使其温度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说明冰 (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使其 发生变化。状态变化:固态→ →液态。 (2)对石蜡加热后,其状态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说明它 (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状态变化:固态→软→稀→液态。 练习 3.交流与讨论 没有 升高 保持不变 有 状态 固液共存态 逐渐变化 逐渐升高 没有 1.请在冰的温度-时间图像上,完成相关内容。 1 时间/min 温度/℃ 1 2 3 4 5 5 -5 0 6 7 8 9 10 1 2 3 4 -1 -2 -3 -4 A B C D 熔点 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态 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液态 熔化过程 二、晶体和非晶体 1.定义: 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2.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例:食盐 冰 海波 所有金属等 晶体 二、晶体和非晶体 1.定义: 没有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2.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例:石蜡 玻璃 沥青 松香等 非晶体 二、晶体和非晶体 3.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不同晶体的熔点一般不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 温度达到熔点; ② 继续吸热。 1. 下列几种物质:①铁;②玻璃;③海波;④盐;⑤沥青;⑥松香。其中属于晶体的有 ,其余的属于非晶体的有 (均填序号)。 1 2 3 ①、③、④ ②、⑤、⑥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则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BC段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热 B.甲物质的熔化过程,耗时6分钟 C.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甲、乙物质的熔点均为20℃ 1 2 3 C 3.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