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6798

【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区域条件评析 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609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区域,条件
  • cover
(课件网) 区域条件评析 ———PRED、发展的选择 学习目标 我国解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对策 结合区域发展的案例,评析区域发展条件, 并用可持续发展、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理念解决具体的问题。 1 2 3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及影响 学习任务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建框架(重点--基础) 1.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2)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应对措施 2.资源问题 (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分类 (2)出现资源问题的原因 (3)我国目前存在的资源问题及影响 (4)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 3.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2)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影响(危害性) (3)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4.发展的选择 (1)PRED的含义与关系?(2)发展的选择有哪几种 结合书55-60页,自主梳理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建框架 资源问题 重要性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分类 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主要问题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 空间分布不均衡 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布局 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措施3:跨区域调配 措施1: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 合理开发利用 措施2:依靠科技,做到开源和节流 对策 节约资源 (基本国策)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建框架 人口 资源 环境 消耗 影响 影响 影响 发展 影响 反作用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可持续发展 新的发展理念 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 结合区域间的差异,进行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区域经济发展原则: P53 地区 人均占有量 (m /人) 世界平均水平 6074 中国 2064 西藏 142313 四川 102530 河北 220 北京 142 天津 118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从图表的数据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第二环节:案例分析提能力 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 第二环节:案例分析提能力 从图中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我国主要河流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的布局 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第二环节:案例分析提能力 水量短缺、水体污染,可用的地表水所剩无几,于是人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回用再生水,甚至挤占维系生态功能的水源, 来填补庞大的用水缺口。在开采最为强烈的河北省部分地区,预计不到20年后便会面临无地下水可采的局面。 思考: 1.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何在? 2.如何解决? 跨区域调配 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上不均衡 人为原因———不合理利用,浪费破坏严重 开源、节流(依靠科技)······ (1)河流流经,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对外输送。(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只需答出两点)(2)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较为稀缺,作物制种与商品粮种植相比,需水量少,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利于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物制种收益更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一转变有助于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第三环节:对点练习强巩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答题要点:材料+作用分析+生态/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