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33893

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10.3 “解剖”原子》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37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理,八年级,下册,10.3 “解剖”原子,教案
  • cover
《“解剖”原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 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 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应用猜想、实验、模型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及原子核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 学情分析: 本章涉及较多现代物理知识,所需基础知识较多,但本章教学要求不高,因此,教材中较多采用以图代文的呈现方式。形象生动,简明扼要,不仅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有更多选择和发挥的余地。 教材分析: 教材按照从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编排,前两节在于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初步认识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概念与原子的组成,教材中重视介绍人类探索粒子和宇宙的历程,并预示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本节重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本节难点: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的建立,都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多原子分子,有单原子分子。那么原子是有什么组成的呢、它能不能再分呢? 新课教学: 把原子“切开” [简介]:阴极射线实验 直到19世纪末, 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了阴极射线。198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确定了阴级射线的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被命名为“电子”。 自从一个伟大的发现———电子发现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信息浏览,了解电子的一些知识 学生回答: ①、电子的质量多大? ②、电子的半径是多少? ③、一个电子带的电量是多少? (二)、原子结构的两种模型 [设疑]:电子发现后,科学家就思考:电子带负电,而生活中物体通常是不带电的,这 说明什么问题呢? [讲解]:电子的发现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 幕,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于是,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它是否正确,需经过实验的验证。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和科学家一起猜想一下原子的结构,并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并请一位同学来展示自己的猜想。 [展示]:汤姆孙枣糕摸型和卢瑟福核式模型(行星模型)。 [讨论]:比较一下,你自己的猜想和那种模型相似,这两种模型那一种正确呢?如何判断? [阅读]:α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卢瑟福巧妙地利 用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射线(带正电的粒子流)去轰击金箔大部分粒子几乎不受任何阻挡地穿过金箔,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这表明,金箔的原子内部绝大部分区域是空荡荡的。说明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正确的 [引入]:根据卢瑟福核式模型,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各种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原子核内有什么? (三)、原子核内有些什么 [阅读]:质子和中子 质子: 科学家发现,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 ,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如果把电子的电荷量作为一个单位的负电荷量,则氢原子核的电荷量便是一个单位的正电荷量。这种具有单位正电荷量的氢原子核叫质子。 中子:科学家还从实验中发现,原子核中还有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它的质量跟质子差不多,这种粒子叫中子 (四、原子的结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给原子作出合理的构想 [阅读]:原子的结构 观察氢、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