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39555

九年级暑假每日一练第三章合集(11-12天)-2025-2026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含解析)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285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一练,第三章,合集,每日,11-12天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预习》每日一练 11 知识梳理 1、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滑轮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3、常规滑轮组的构成和绕线:【口诀:奇动偶定】 承重绳的股数n是偶数时,绳的起始端拴在定滑轮的挂钩上;承重绳的股数n是奇数时,绳的起始端拴在动滑轮的挂钩上。 滑轮类型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 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重物 装置图 力、距离和速度的关系 S=nh V绳=nV物 F= S绳=nS物 V绳=nV物 考点专练 1、如图所示,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一切摩擦,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则G1∶G2等于(  ) A.1∶2 B.2∶1 C.1∶1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不计滑轮重、绳重及一切摩擦,由图知道,此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物体G2由两段绳子承担,所以 拉力F绕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故 F=G1 所以 所以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在野外用滑轮组拉越野车脱困时的情景如图所示,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车对地面的压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车拉滑轮组的力与滑轮组对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1200N D.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800N 【答案】C 【解析】AB.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 CD.根据图片确定动滑轮上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根据F=nF拉计算绳索的拉力。 【解答】A.车对地面的压力与车的重力,二者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二者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车拉滑轮组的力作用在滑轮组上,而滑轮组对车的拉力作用在车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D.根据图片可知,滑轮组上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2,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小王同学利用定滑轮提升重为200牛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当小王拉着绳子一端,从A点走到B点,他做功至少为(  ) A.400焦 B.600焦 C.800焦 D.1000焦 【答案】A 【解析】定滑轮时等臂杠杆,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由几何关系得,从A点走到B点,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功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4、由于热胀冷缩,户外的导线在夏天会变得松弛,冬天又拉的很紧。某些地方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控制导线的松紧程度。一次导线对滑轮N的拉力为F,配重水泥块A(重为G)被匀速拉升的高度为h,拉力F和配重水泥块A的运动速度分别为vF和vA,(不考虑滑轮自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是定滑轮 B.拉力F=2G C.vA=2vF D.F做的功为Fh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M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所以轴端拉力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拉力F移动的速度 则 vA=2vF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轴端拉力F移动的距离 则轴端拉力F做的功 故D错误,符合题意。 5、实验室里有一些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同学们用相同的滑轮按照甲、乙、丙三种方式拉着木块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  ) A.F1>F2=F3 B.F2F1=F3 D.F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