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40667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专项检测卷 含答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85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点突破五 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古诗词阅读。(26分) (一)扬子江(14分) [宋]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判断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4分) (1)回从扬子大江头(返回) ( ) (2)不指南方不肯休(南宋王朝) ( ) 2.《扬子江》中,诗人以“ , ”来表达自己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这样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敬佩,他的精神让我们想起郑燮在《竹石》中的诗句“ , 。”(4分) 3.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3分) A.第一句诗人以愉悦的语气描述被扣押时的生活,表现出他随遇而安的情怀。 B.第二句写诗人在海上漂泊数日以后,再一次回到了长江口的艰险历程。 C.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要回到南宋王朝,重整山河的决心。 D.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自己心向南宋,不回去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 4.文天祥借《扬子江》表达了自己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生活中我们总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 你会用什么诗句鼓励自己呢 (3分) (二)浣溪沙(12分)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和兰溪时所写。 B.这首词描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象。 C.这首词从写景到抒怀,始终充满着哀伤低沉的情绪。 2.照样子,将词的上阕描写的画面写下来。(6分) 3.通读全文,联系具体词句,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一)薛谭学讴①(13分)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③止,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⑦。薛谭乃谢⑧,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①讴(ōu):唱歌。②穷:尽、完。这里指学完。③弗:没有,不。④饯(jiàn):用酒食设宴送行,设酒送行。⑤衢(qú):大路。⑥抚节:拍打着节。节,一种古代乐器,演奏时起打拍子的作用。⑦响遏行云:歌声拦住了飘动的云彩。遏,阻止。⑧谢:认错,道歉。 1.词典释义。(4分) 谓 A.对某人说 B.叫作,称作 C评论、设论 D.以为、认为 反. A.覆,翻转 B.违反,违背 C.返回 D.反叛,造反 “自谓尽之”中“谓”的意思是( )“薛谭乃谢,求反”中“反”的意思是(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朗读停顿。(断两处)(1分) 薛 谭 学 讴 于 秦 青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4.①薛谭“辞归”是因为 。(2分) ②薛谭“求反”是因为 。(2分) 5.写一写你读了这个故事后得到的启示: (2分) (二)荷(15分)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 、_ 、 、 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 。(5分) 2.“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 , ,"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 。(填序号)(6分) 3.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 。(2分) 4.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2分) (三)师旷论学(9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 ”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③;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眛行⑤乎 ”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把蜡烛点燃。②盲臣:双目失明的臣子,师旷是个盲人所以这么说。③阳:这里指阳光。④孰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