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34074

第十五课 家乡的艺术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4-05-0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576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五,家乡,艺术,课件,教案
    第十五课 家乡的艺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通过观察、分析作品,知道一至两种家乡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 应会: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在课下对家乡的艺术作品开展各种资料收集、走访调查活动,并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品创作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本课是“综合.探索”课程,和《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老房子》一起,是“家乡”系列中的一课,它们既有不同,又有内在的一些联系,因此,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彼此渗透,使孩子们通过本系列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再次审视家乡,并以不同层面的媒介为依托,让他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课本上共有三页,虽然是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但是,其中如剪纸、砖雕、木雕、泥塑、面塑、刺绣等等,都能够从我们河南民间艺术中找到相似或相同的艺术种类,因此,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们更多的关注、探究自己家乡的艺术。另外,为了突出“家乡”的概念,在民间艺术的讲解中,不需要拘泥于课本本身,可以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更有地方特色、资源更多、学生更熟悉的民间艺术,比如离郑州很近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课本上还展现了学生走访、考察、亲身体验家乡艺术的场景,这就给我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家乡的艺术进行发现、选择,帮助学生理清头绪,通过对家乡艺术作品的认识,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工艺造型、色彩特点等艺术元素。 难点:对家乡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艺术特征的总结,让学生在平凡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发现美、欣赏美,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上课,引入《家乡的艺术》 (一)组织上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四课《家乡的小吃》,通过学习,了解了舌尖上的河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十五课《家乡的艺术》,从另外一个方面,去体味绽放在民间的精神美味。 (设计意图:这节课是本册“家乡”系列的第二课,简单阐述,让学生对课程有个相互联系的认识) 活动2【活动】用剪团花的方式合作制作一幅艺术作品 (二)师:说起民间艺术啊,不得不说说它--我们中国人,喜欢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张,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来装饰我们的生活,表达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这种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熟悉的剪纸。 师:上节课,我给大家布置了两个课后作业,第一个,就是查找、收集有关河南民间艺术的有关资料,第二个,就是用剪纸的方式制作一朵小梅花,请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 师: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说一下他剪梅花的过程。 学生回答(折--画--剪) 师:五瓣的花朵有自己特别的折叠方法,然后画上不同的图案,最后,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按剪团花的方式进行剪制。(教师出示折、画、剪的三个步骤实物,然后打开剪纸)看,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就是这么神奇,仅仅是很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出现漂亮的图案。 大家看,黑板上有一棵梅树,(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教具,一张梅树枝干,请回答问题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这棵梅树上。) 师:一朵梅花显然不够灿烂,天气越来越冷了,“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花朵绽放的时节,我要再找一些孩子,把自己的作品贴上去,展示给大家,愿意的同学请举起你的梅花。 学生粘贴梅花,教师提醒粘贴时注意构图,可以相互遮挡。 师:这棵梅树有了这些漂亮的花朵,立刻就充满了生机,吸引了喜鹊飞到了枝头,“吱吱喳喳”的唱着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