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41843

诗文中的中草药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综合实践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32837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文,中的,中草药,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诗歌里的中草药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它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诗词,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博大精深、优美动人。 当它们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让我们一起领略别有一番韵味的美吧! 春 · 春意 芍药芬芳春意浓, 牡丹醉倒防风中。 海棠/含笑相争艳, 不胜眉间一点红。 含 笑 一点红 海棠 夏 · 端午 半夏端阳艾草香, 遍挂菖蒲饮雄黄。 院前荷叶连天碧, 采得裹粽赠槟榔。 菖蒲 槟榔 荷叶 半夏 秋 · 中秋 玉桂飘香秋月明, 云母着纱逐南星。 把酒合欢共此夜, 长使君子笑前庭。 云母 合欢 南星 使君子 冬 · 冬寒 天冬不闻草木香, 唯见 熟地/百里霜。 待到锁阳东升起, 白头翁笑倚门栏。 锁阳 木香 天冬 百里霜 天南星 【明】 王汝 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 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 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 南星就根发,累累满筐收。 解 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对天南星的敬用和喜爱,强调其坚强、无私奉献的品格。它貌不惊人,亦无甘甜果实供人采摘,却是给饥不裹食的百姓带来了一缕希冀。 【本经原文】味苦,温,有大毒。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瘘,拘缓,利水道。生山谷。又名虎掌,今名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产地】产我国北地,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阴处,根入药。 【性味】味苦,性温,有大毒。 【主治】天南星为祛风湿豁顽痰要药。主风痰壅塞,中风口噤,治口歪眼斜,痈毒疥癣,小儿惊风。 【禁忌】误服麻唇舌,得防风则不麻,凡使,宜以矾汤或皂角水浸,至不麻乃止,忌铁,用竹刀切,阴虚燥痰忌用。 茯苓 【唐】 杜甫《严氏溪放歌行》 东游西还力实倦, 从此将身更何许。 知子松根长茯苓, 迟暮有意来同煮。 解 析 诗人杜曾借茯苓和松树紧密相连的关系,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茯苓,药性平和,味甘淡,以此借物抒情,也暗含着自己对平淡安宁生活的向往。 性味归经 茯苓性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四经。其甘淡之味使其既不偏寒凉,也不偏温热,药性平和,适合多种体质人群使用。 禁忌:孕妇和经期女性应避免使用茯苓,因其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加重经期不适。肾虚患者,尤其是肾阳虚弱者,需避免使用茯苓,以免加重症状,如遗精、腰膝酸软等,此外,阴虚火旺、口干舌燥者也不宜食用茯苓,可能加剧阴虚症状。 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属利水渗湿药,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土茯苓 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属清热解毒药,药性甘、淡、平,功效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龟苓膏里头用的是土茯苓,不是茯苓。 当归 【宋】 王质《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何药能医肠九回, 榴莲不似蜀当归, 却簪征帽解戎衣, 泪下猿声巴峡里, 眼荒鸥碛楚江涯, 梦魂只傍故人飞。 解 析 这首词描述了诗人在远离故乡时内心的痛苦和思念。用植物的不同来暗示自己与故土之间的渴望和对比,“榴莲”音同留恋,相比留恋异乡,诗人更迫切“当归”,来医治自己愁肠的思乡之情。 当归,性温,味甘、辛。 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 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当归按其部位不同,可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全归四种。《脾胃论》中记载:“当归头止血上行,当归身补血中守,当归尾破血下流,全当归补血活血。” ●归头:根部膨大部位,擅长止血; ●归身:根部中间主干部位,擅长补血; ●归尾:根部末端支根部位,擅长活血; ●全归:集头、身、尾于一体,既能补血,又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