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48313

11.1《过秦论》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4522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仁义无敌 《过秦论》 贾谊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个? 我国历史上以法强国、以法立国的朝代有哪些? 导入 秦朝 那么,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滥用权力:秦始皇的专制统治和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商鞅变法的后果:虽然商鞅的变法在短期内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但也埋下了社会矛盾的种子,最终导致了秦国的崩溃。 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秦国的郡县制等先进制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间存在矛盾,造成了治理上的困难。 政治腐败与暴政:胡亥与赵高的昏庸组合导致了一系列暴政,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军事扩张与内政失控:秦国在统一六国后,未能有效管理庞大的帝国,导致了内部的动荡和外部的反抗。 知人论世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1、人物生平 少年得志 针砭时弊 谪居长沙 再入宫廷 政论天下 英年早逝 2、主要影响 思想学说 政治成就 文学城就 儒家、道家、法家 割地定制、礼治天下 重农抑商、以农为本 儒法结合、瓦解匈奴 散文《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 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写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代,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解 题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指责、批评秦的过失)。 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过秦论:过,(动词)指出秦的过失。论:古代的一种文体。 论:着重在是非,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不一定要有许多人,作名词时,“论”是评论或议论。 按内容,将其分为两类: 一是史论,史论主要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善恶和历史事件的是非, 二是政论,而政论主要是针对当世的时政发表看法和主张,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说: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议:着重得失,结果往往是做出决议;往往是许多人一起交换意见。作名词时,“议”是建议。 汉文帝 刘恒疏于军备,致使匈奴兵临长安,火烧回中宫 ;进一步分封 ,加重了西汉“枝强干弱”之势 。同时迷信鬼神 ,甚至放弃 与 ,助涨了 ,加剧了 与 ,导致“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诸侯国经济实力大增,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 诸侯王 盐铁官营 铸币权 地方势力 土地兼并 贫富差距 原文赏析: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过秦论 贾谊〔两汉〕 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 名词作状语 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 两手合抱, 形容毫不费力。 斗,使动用法 秦国为何在诸侯之中崛起 天时:周室衰微,群雄割据争霸 人和:君臣固守,商君佐之,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