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结》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2.精读描写丁香花部分,品读当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教学难点】 学习描写丁香花部分,品读当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图片: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象征着某种品格,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梅花,“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青松,那么丁香又被赋予了什么寓意呢?让我们走进《丁香结》。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引出课题丁香。 2.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 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第二部《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3.理解课题:丁香结 (1)板书课题,指名读,正音。 (2)出示丁香花苞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丁香结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丁香花苞。 (3)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任务 (1)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 (2)思考课文围绕丁香写了哪些内容。 2.读后正音 参差 芭蕉 妩媚 花苞(课文注音) 斗室 单薄 缀满 幽雅 笨拙 (1)“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2)理解“斗室”:指小得像斗一样的房子,形容屋子极小。 3. 梳理内容 课文围绕丁香写了哪些内容? (1)交流反馈。(板书:丁香花 丁香结)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写丁香花和丁香结的段落。(第1-3自然段写丁香花,第4-6自然段写丁香结。前3段写的是“赏花”,后三段写的是“悟花”。)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通过自读和听读可以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三、问题探究 (一)探究任务一:了解丁香花的特点。 1.出示并明确探究任务 了解丁香花的特点: (1)自主学习: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2)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丁香花。找出关键词语。 (3)学习描写丁香花的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小组合作,品读当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2.探究活动 3.成果展示 (1)学生交流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①交流反馈,出示写丁香花的句子。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 分辨出,这是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丁香花? 预设:外形、颜色、气味 ①丁香花颜色的关键词 雪白、银妆、一片莹白、小白花、积雪、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②丁香花外形关键词 星星般的小花、十字小白花、不显得单薄。 ③丁香花气味的关键词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香气直透毫端。 (3)学习描写丁香花的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优美、生动的语句。 品读一: 重点学习:积雪。 ①出示句子“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思考: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②反馈:“积雪”指白色的丁香花。“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