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1951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32399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39张,课件,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诵读
  • cover
(课件网)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 知人论世 ◎目录◎ 二 掌握大意 三 品析词句 四 总结主旨 一 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但一直未能如愿。 、 节日由来 、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它起源于古代先民对月亮的天象崇拜。 中 秋 由 来 、 后来节期被调整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并在唐朝初年被正式定性为“中秋节”。 中 秋 由 来 、 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 秋 由 来 、 中 秋 由 来 中国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也叫“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的活动围绕“月”进行,所以大家还称它为“月节”。 、 神话传说 、 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叫后羿的青年与嫦娥结为夫妻。不久,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对人们伤害很大。 后羿不忍心百姓受苦,一口气射下来九个太阳。后羿解救了百姓,很多人来向他学习,其中有个叫逄(páng)蒙的坏人。 、 神话传说 王母娘娘很欣赏后羿,赏赐给他可以成仙的不死药。后羿舍不得嫦娥。于是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逄蒙趁后羿不在家,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危急时刻吞下不死药,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 、 月饼传说 、 月饼传说 月饼的来源和朱元璋的起义有关。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忍受不了远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朝廷官兵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很困难。 、 月饼传说 军师刘伯温便出了一计,命令属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字条藏在月饼里。再派人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响应起义。 、 月饼传说 起义取得成功后,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朱元璋命令在中秋节那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风俗习惯 、 风俗习惯———赏(玩)月 、 风俗习惯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国力到达鼎盛时期 经济、文化多元化、 开放性 浪漫且有文化底蕴 对我国历史发展 对他国文化输出 、 风俗习惯———赏(玩)月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节日诗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节日诗词 、 风俗习惯———放花灯 宋朝过中秋之前,酒家重新装饰门面,挂出 “卖新酒”的旗子,人人都会争相买酒,不负佳节。 、 风俗习惯———放花灯 孩童在外玩耍时会将提前准备好的花灯放入江河之中漂流,亦会手持花灯在街道上嬉戏。 、 风俗习惯———分饼 人们在中秋时也不再以赏月活动为中心 而是将亲人团圆定位成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 等量切开做好的月饼,以示全家团圆 这便是中秋“分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