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高中衔接8第一章整理与提升 一、物质的分类 要点1. 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①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②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③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④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2)化学反应的分类 ①根据反应形式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化学粒子特征分: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等。 要点2. 分散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度 <1nm 1nm~100nm >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 较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分散质微粒 分子、离子 大量分子集合体、高分子 大量分子集合体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稳定性 稳定 介稳定 不稳定 实例 食盐水、碘酒 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 泥水 要点3. 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 ~ 100nm之间。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2) 胶体的性质 现象 定义 解释 应用 丁达尔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布朗运动 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 ——— 电泳现象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 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 聚 沉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 制豆腐、果冻等 (3)胶体的分类: (4)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稳定存在。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5)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6)胶体的应用: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等。 【典例分析】 例题1、(24-25高一下·浙江杭州·期中)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Al2O3属于 A.盐 B.酸 C.碱 D.氧化物 【答案】D 【详解】A.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Al2O3不含酸根,A错误;B.酸电离时阳离子全部为H+,Al2O3不含H+,B错误; C.碱电离时阴离子全部为OH-,Al2O3不含OH-,C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的化合物,Al2O3由Al和O组成,符合定义,D正确; 故选D。 例题2、(2025高一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