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35437

第17课 雕塑之美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8772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7课,雕塑,之美,课件,教案
    第17课 雕塑之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雕塑艺术形式,使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材料等有个基本的了解 初步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认识发现、感受雕塑的美感及对人类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欣赏雕塑作品,掌握分析、鉴赏雕塑作品的方法,运用语言评述作品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感受雕塑的美,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增强学生对身边艺术的审美意识 2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美术,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学习的能力,针对该年龄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雕塑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雕塑艺术的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重点难点 感受雕塑的美感。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雕塑之美 【教学过程】 一、认识雕塑: 1师:老师放短片:石刻和泥塑的制作过程,请学生仔细观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用的是什么材料? 2通过教材第32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师生共同看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雕塑。 3出示课题 二、了解雕塑: 1分类: 师:出示两件关于马的雕塑作品,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观察它们的视觉效果有何不同?生:比较、观察、感受、发表感想师总结圆雕与浮雕区别。分析学生自带的和书中的雕塑属于哪种雕塑。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空间,让学生在看、比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分析,了解雕塑的形式并从中感受雕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材料: 通过触摸真实的雕塑感受材料的材质特点。课件出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雕塑,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来。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雕塑入手,结合课件,使学生在触摸、比较中了解雕塑作品的材料的多样性。 3作用 学生观看生活照片。课件出示家乡的雕塑,师生共同欣赏,师适当解说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熟悉的雕塑展开,让学生了解雕塑在人们生活及生存的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雕塑,了解欣赏的方法 1课件出示:《卢舍那佛》《人首翼牛》《和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让学生猜一猜:哪些雕塑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学生说,师总结。 【设计意图】区分古代和现代作品,以便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雕塑作品。 2赏析《人首翼牛》学生初步观察作品教师简介《人首翼牛》师生共同总结欣赏的方法。 3赏析《卢舍那佛》组内根据同学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交流。时间2分钟汇报拓展古代雕塑。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课件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中西古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4课件出示:《和平少女》《蒸蒸日上》《女人座像》《红蓝黑》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对比古代与现代雕塑作品,在造型、材质、放置的地点有何不同?打开教材分组欣赏、讨论(每组都有一个欣赏提示,由组长带领同学进行分析)。 3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古代与现代雕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雕塑的艺术风格。 四、体味雕塑: 1课件: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表演,巧妙地让真人装扮成雕塑的样子,让我们联想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碰撞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2让学生模仿真人雕塑并出示模仿规则。 3学生模仿,教师拍照。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雕塑的美感在模仿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五、课后延伸: 1课件出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罗丹艺术大师的照片及代表作。 2课件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 3教师小结:在生活中如学校、社区上学的路上一定还有很多雕塑艺术品,希望同学们能把它进行拍照或写生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