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7038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化蝶》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0-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621649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化蝶,单元
    第三单元 经典协奏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赏、听、看、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韵 味和丑角的表演魅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习《报灯名》,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行当(生、 旦、净、丑)和念白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新知导入 故事背景 在东晋时期,浙江上虞有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祝英台,她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途中结识 了书生梁山伯,二人在草桥亭义结金兰。到了杭州万松书院,他们同窗共读,形影不离,三年时光, 感情深厚,祝英台也悄然爱上了梁山伯。然而,祝英台的父亲却将她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梁山 伯因家境贫寒无力抗争,最终忧郁成疾,不治身亡。祝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梁山伯墓前祭奠,就 在此时,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突然爆裂,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入坟中。而后,风停雨歇,彩虹高悬, 两人化作两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再也不分开。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梁祝爱情故事,它被改编成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 有一首歌曲,用优美的旋律,将这个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来聆听、学习这首 《化蝶》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2.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化蝶》由阎肃先生以何占豪、陈钢所作小 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相爱”主题 的曲调填词而成。 梁祝传说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讲述了东晋时期,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同窗 梁山伯相爱却被拆散,梁山伯郁郁而终,祝英台 在其墓前祭奠时,二人双双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 这一传说在民间流传已超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 谓家喻户晓。阎肃创作《化蝶》歌词,是对这一 经典传说的艺术再加工,借音乐与歌词,将梁祝 爱情的真挚与执着充分展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爱情真谛,让听众深刻感受爱情 的伟大与悲凉。 再次聆听歌曲,判断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化蝶》为徵调式,4/4拍,速度中速,旋律优美,再次聆听歌曲, 边听音乐边律动,听辨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基本结构是由四个乐句 构成的一段体。 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琴学唱第一个 乐句,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请 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琴学唱第二个 乐句,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请 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琴学唱第三个 乐句,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请 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琴学唱第四个 乐句,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的 演唱,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整体演唱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和律 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 受和想法? 课堂达标 1.歌曲《化蝶》改编于 。 2.歌曲《化蝶》的速度是 。 答案:1.《梁山伯与祝英台》 2.中速 课堂总结 《化蝶》 1=F 4/4 中速 优美地 谢谢同学们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件网) 第三单元 经典协奏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赏、听、看、读、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和丑角的表演魅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学习《报灯名》,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和念白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喜爱之情,培养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