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59583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9968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2024-2025年,必修,高中,统编,民族
  • cover
(课件网) 人民当家作主 的制度保障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前 挂 后 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 统编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2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议题 总议题:我国各族人民怎样和睦相处? 一 如何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如何认识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如何看待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 议题 二 议题 三 一 议题一 如何理解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1)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另一方面 一方面 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1、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及表现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表现: (3)各族人民的贡献: ①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②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 ③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④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 要求: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综合探究 我国宪法规定第三条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我国宪法规定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我国宪法第三十一条内容: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探究问题:结合课本知识,概括我国的行政区域的类型以及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力。 2、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不同于国家主权) (3)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P60专家点评) 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设置目的 使用区域 自治程度 联系 便于国家行政管理,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 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的结合 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赋予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制度 省、市、县、乡等 适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适用港澳台等地区 无 一般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除国防权和外交权) 都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都受中央政府管辖; 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享有比一般行政地方更多的权利 知识拓展:区分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二 议题二 如何认识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二)符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