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3 重力 新课引入 将橡皮擦竖直向上抛向空中,橡皮擦先向上运动、后向下运动,最终落回我们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现象呢? 橡皮擦先向上运动,后向 下运动,并最终落回手中 橡皮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橡皮擦受到向下的力的作用,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新课讲授 知识点 一 什么是重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地面附近物体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 表示。 2.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点 拨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受到重力。 (3)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树上的苹果都受到重力。 (4)同一物体抛出后在空中运动时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是相同的。 3. 重力的作用效果:水往低处流、雪花落向地面等。 将一个三角支架放在水平桌面上,细线一端固定在三角支架上,另一端与重物相连(细线所在直线即为重力所在直线)。适当倾斜三角支架,观察细线如何变化。 知识点 二 重力的方向 1.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细线始终竖直 典例 2. 铅垂线 (1)在一根线下吊一个重物,即为一根铅垂线。铅垂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利用铅垂线可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挂画是否挂正,也可以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等。 1. 重力的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知识点 三 重力的大小 信息窗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回归其天然处所的趋势。因此,如气、火类的轻物质能向上飘,土和水类的重物质会向下落。 后来,经过不少科学家的努力,终于由牛顿揭示了重物下落的原因和规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2.实验: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质量为50 g的钩码6只。 (2)实验操作:分别把1只、2只、3只……6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记下弹簧测力计每一次的示数,并填在下表中。 钩码数 质量m/kg 物重G/N 1 2 3 4 5 6 数据处理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观察后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0.05 0.10 0.15 0 0.5 1.0 1.5 G/N m/kg 2.0 2.5 3.0 0.20 0.30 0.25 (3)实验结论: ①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为9.8 N / kg。 ②公式:G=mg 或 。 a.G的单位为牛顿(N),m的单位为千克(kg)。 b.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g可取10 N / kg。 9.8N / kg意味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 典例 易错警示 1. 区分重量与质量: (1)二者定义不同。重量是表示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二者单位不同。重量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 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重力的变化而变化。 知识点 四 物体的重心 1. 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处理重力问题时,通常把这些力看成是作用在某一点上的一个力,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有关,物体的形状或质量分布情况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一般会改变。 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4.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状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但不在物体上。 5.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物体可以利用支撑法或悬挂法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