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第5课时《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跳伞表演》作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与减法”单元的关键内容,以跳伞这一趣味情境为载体,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教材呈现不同颜色降落伞数量对比,巧妙引出“比多比少”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情境问题中,深入探究退位减法运算。此前,学生已初步认识10以内加减法及20以内不进位加法,而20以内退位减法是学生数运算学习的重要转折点,为后续更复杂运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筑牢根基。教材编排从直观实物操作过渡到抽象算式计算,契合一年级学生从形象思维迈向抽象思维的认知规律,助力学生理解减法的本质,即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 【核心素养】 创设贴近生活的“比多比少”情境,引导学生运用 20 以内退位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创新思维,培养问题解决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数量关系,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运算过程中发现算式所蕴含的规律,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探究”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运动吗? 2.导言: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五颜六色的降落伞从天而降,景色非常美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跳伞表演》(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汇报交流,探索“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任务一: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情景图。 (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信息? 预设:我发现红伞有14个,黄伞有6个,蓝伞有7个。 (2)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预设: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2.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用手中的彩笔在纸上画一画,看看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引导:同学们,因为伞的形状不好画,因此在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表示伞,比如,用红色圆圈表示红伞,用黄色圆圈表示黄伞,用蓝色圆圈表示蓝伞。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老师指名学生演示。 3.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1)画一画 红色:○○○○○○○○○○○○○○ 黄色:○○○○○○ 意义:先画了14个红色的圆圈表示红色的伞的个数,再画6个黄色圆圈表示黄色伞的个数,画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对齐,一眼看出多出了8个。 对比得出:比多8个 (2)根据画结果列算式。 14–6=8(个) 并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4.师: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你能不能自己解决“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这个问题呢? ①学生独立解决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②学生观察,师:“求蓝伞比红伞少几个”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红伞比蓝伞多几个)这两个问题意思一样,都用减法算,列式:14-7=7(个)(并提问算式中的数字意义) ③小结:要算谁比谁多几个或谁比谁少几个,都用减法算,也就是用大数减小数。 5.尝试练习:比一比,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获取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预设: 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时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