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入学考试 政治答题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第I卷(用2B铅笔涂写) 第 Ⅱ 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7 题 ) ( 18 题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19 题 ) ( 20.1题 ) ( 20.2 题 ) 贴 条 形 码 区宣城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入学考试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统编版必修1、必修2。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上述文字应该出现于( ) A.《乌托邦》 B.《共产党宣言》 C.《资本论》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意味着我国( ) A.明确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现实道路 B.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C.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 D.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为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灵,某校组织学生参加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题的寒假研学活动。下列最契合主题的研学路线是( ) A.秦陵兵马俑———辛亥革命纪念碑———武昌起义旧址 B.林则徐纪念馆———孙中山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 C.中共一大会———井冈山革命旧———北京天安门 D.抗美援朝纪念馆———凤阳小岗村———深圳经济特区 4.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第六号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时期,《新青年》等报刊发表了200多篇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触、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话语展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 ②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习近平主席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人证明,“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这需要我们( ) ①比较别人的路,全盘吸收和学习借鉴他国的政治文明 ②回看走过的路,坚定“一国两制”这一中国特色好制度 ③远眺前行的路,坚守“一国”之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