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跨学科主题学习 第1课 科普网络知识 (桂科版)七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能够学会在网络知识传播中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文明规范用网,抵制网络诈骗等非法行为。 在科普网络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设计创新的网络知识科普形式,并利用网络诊断工具解决实际网络连接问题。 在为社区居民科普网络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判断网络行为的合理性与风险性。 通过探究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IP地址分配、数据传输机制),能够理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运行逻辑。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项目目标 1.主动关心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 2.了解社区居民在网络方面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信息科技、语文、美术、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知识,尝试互联网应用的创新设计与表达。 3.尝试虚拟局域网的组建及测试。 02 新知导入 1.明确项目的目标与意义。 2.全班同学分小组实施项目,合理分配工作,保证协作与沟通顺畅。 3.提前联系社区负责人,各小组组长配合社区做好相关对接工作。 4.各小组汇报项目成果,并互相交流与评价。 项目规划 02 新知导入 项目规划 图5-1-1 02 新知导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公共服务和消费场景已经实现数字化。然而,一些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在网络使用方面仍面临着很大的障碍,无法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此外,网络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很多人因轻信诈骗信息而上当受骗,或因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财产损失。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广网络的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帮助更多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互联网时代。 活动背景 02 新知导入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互联网作为现代化社会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帮助人们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有利于人们理解生活中互联网的运行逻辑,知道网络核心技术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1.结合个人生活经验,通过使用在线协作工具,与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向社区居民科普的网络知识内容。 2.以网络知识体系为基本内容,制作演示文稿、贴画等(需要注意作品的艺术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向社区居民介绍网络的功能与作用。 活动建议 02 新知导入 3.录制面向社区居民的网络科普视频,并发布到网上,帮助更多人了解网络知识。 4.针对社区居民的网络知识需求,设计主题化、系列化的网络小课堂,利用互动平台在线交流,把社区服务和知识科普拓宽到互联网范围内。 活动建议 还可以招募科普服务志愿者,定期走进社区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增强线下互动性…… 03 新知讲解 确定科普内容 小组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列出社区居民最关心的网络知识(如:Wi-Fi原理、网络安全、智能家居联网等)。 工具推荐:使用腾讯文档或钉钉协作整理内容大纲。 马上行动 03 新知讲解 网络安全 1、基础防护类 密码安全:别用生日、123456 这类简单密码,建议字母 + 数字 + 特殊符号组合,比如 “Wl@202506” ,定期换密码,防止被猜解。 WiFi 风险:公共 WiFi 别随便连,尤其是不用密码的。连了别操作网银、转账,可能被黑客截取信息,家里 WiFi 也设复杂密码,别用默认的。 03 新知讲解 网络安全 2、信息保护类 个人信息:APP 申请权限要留心,没必要的位置、通讯录权限别给。填资料时,非必要的敏感信息(如银行卡 CVV 码 )坚决不填,防止被售卖滥用。 钓鱼陷阱:收到陌生链接、二维码别乱点扫,像 “免费领礼品”“退款通知”,先核实来源,很多是伪装的钓鱼网站,套取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