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7826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课件+教案+学习单+素材)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9次 大小:3119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数多,学习,教案,课件,问题
    第一课时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2.通过画图方式表征条件与问题,让学生直观理解较大量可以分为“与较小量同样多的”和“比较小量多的”两部分,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用减法解决的道理。 3.比较学生不同的画图作品,明确画图表征的基本要素,形成用简洁方式表达并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初步发展几何直观。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算式中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课堂练习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卫生评比”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1.结合班级大扫除场景,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意识 课件呈现学生打扫班级卫生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分别在做什么? 引出学校要进行卫生评比活动。 2.呈现“一年级卫生评比”情境图,引出数学问题 (1)出示教材第70页“一年级卫生评比”情境图。 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多;二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2)课件出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得了9面小红旗。 追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1: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 预设2:二班比一班少得了几面小红旗? 预设3:二班再得几面小红旗就和一班同样多了? 引出课题: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二、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1.摆小红旗表征题意, 提出要求: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先摆一摆小红旗,请同学上黑板摆一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交流,明确摆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有序交流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作品。 (1)表达了多与少,但没有一一对应思想。 提问:你能知道什么?(出示学生作品) 预设:一班有12面小红旗,二班有9面,一班得到的小红旗比二班多。 提问:你能根据摆的结果,一眼看出一班多得了几面吗?(不能)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谁多?多几面? 预设:一一对应地摆。 (2)体现一一对应思想,依据情境原型一一对应着摆小红旗。 提问:你能看懂的意思吗? 预设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得了9面小红旗,还看到“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 预设2:如果在下面写上“一班”和“二班”,就更清楚了。(教师补充) (3)画一画:用圆形、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画一画,表示题目意思。 提问:有同学这样画图,谁会说图表示的意思?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出示学生作品) 预设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得了9面小红旗,还看到“一班比二班多得了3面” 预设2:画圆片图,这样画图更简洁,也更节约空间。 3.规范画图步骤,优化画图方法 小结:可以用圆片代表小红旗,画起来更方便。还要标记出要比较的两个量,如“一班”“二班”,这样看起来更清楚。更重要的是要表示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班比二班多得了几面小红旗?”(教师在学生作品上完善,如下图) 追问:为什么中间要画一条竖线? 预设:左边部分表示两个班同样多的9面,右边部分就表示“一班比二班多的3面”。 小结:两个班的小红旗一面对一面画,再画一条竖线,就把一班的小红旗分成了“与二班同样多的”和“比二班多的”两个部分。 4.列式计算 提问:根据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预设:12-9=3(面)。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预设1:(结合图示分析)从12面小红旗里去掉与二班同样多的9面,就是一班比二班多得的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