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80213
5.1《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21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认识图形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
学年
,
一年级
,
上册
在分类中认识图形,在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图形》教学实践与思考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第72-73页。 【教材分析】 一、本课关联的核心素养分析 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其内涵包含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第一课,学生要根据已有经验对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简单立体图形,以及知道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识别,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说一说等学习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本课的核心任务分析 本课的核心任务是“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第一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将物品按属性分类,包括按用途、材料、颜色等进行分类。本节课在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主要是研究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从而认识简单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根据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安排,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把它们分分类”的问题,开启认识图形的学习历程。突出按照形状分类,分成4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结合教材分析,我们发现这节课的脉络就是学生先进行分类活动,然后对分类结果进行抽象,认识立体图形。最后通过游戏巩同立体图形的特征。所以整节课是从分类活动中引发的思考,通过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因此把本课的核心任务确定为“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有了将物品按用途、材料、颜色等进行分类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分类,入学前也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对长方体、正方休、圆柱、球这几种几何体有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有的甚至可以叫出他们的名字。可以说在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这几何体的经验,但是其学术名称与生活中的名称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可能将“球”说成“圆”。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对四种立体图形准确区分。 【学习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能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根据形状特征找到相应的物体,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时能认真倾听,能听懂他人的想法,并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意见。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特征。 学习难点: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根据形状特征找到相应的物体,建立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以及各种类型的实物(如牙膏盒、魔方、乒乓球、胶水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分类 1.老师今天带了很多好朋友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你们想见见他们吗 (展示物体图片:牙膏盒,魔方,乒乓球、胶水等) 说说图中都有哪些物品? 2.但是他们摆放的好乱呀,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引出分类需求 3.引出核心任务:你能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吗 【设计意图:直入主题,首先请学生先辨认这些物品,在辨认完之后教师及时引导思考,这么多物品摆放有点杂乱,怎么办呢 以此唤醒学生用以学过的旧知一分类来进行整理,明确本节课的核心任务,也提现了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学。】 二、分类探究,直观感知 1.今天我们就来给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板书:物品分类) 2.学生活动要求: (1)分:四人一组,分一分(拿出学具箱)。 (2)说:说一说,你们按照什么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6《5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09-15)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5《4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09-15)
【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2.9《6~9的乘法口诀》(课件)(2025-09-15)
【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2.8《图形与数列规律》(课件)(2025-09-15)
【教学评一体化】西师大版二上2.4《3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09-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