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82721

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复习任务一掌握常见考查角度——辨明方向,寻找规律课件(共22张PPT)+学案(教师用)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984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2025,方向,寻找,规律,课件
    (课件网) 板块三 名篇名句默写 复习任务一 掌握常见考查角度———辨明方向,寻找规律 一 提示型 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对要求默写的句子从某个角度进行提示,而这个提示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与突破口。 1.(2023·新高考卷Ⅰ)《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解题提示] 准确理解语境材料的含意,明确语境材料提示内容的指向。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联想诗中可用来答题的句子。例题中,根据提示语“竖箜篌的弦数”,便可联想到《李凭箜篌引》中指到弦数的句子,由此确定答案。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准确解答“提示型”题目。首先,要提高审题能力,注意审读题干中出现的“提示语”,梳理其重点,明确问题指向,进一步思考其内容指向和范围限制。其次,根据“提示语”进行联想,联系课文内容,确定可作为答案的诗句。切忌急于作答,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答错句子。 二 阐释型 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是对要求默写语句的具体阐释,表述中有明确的关键词暗示答案。 2.(2024·新高考卷Ⅰ)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3.(2023·新高考卷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题提示] 第2题中,根据阐释“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便可准确写出答案。 第3题中,提炼关键词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彻夜难眠”,由此可写出对应的诗句。 解答“阐释型”题目,要准确寻找语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命题者在题干的语境表述中,会对要求默写的句子从内容表达、情感抒发或所起作用方面做出阐释,因此,做题时只要仔细审题,根据阐释联想句子,就可以确定答案了。 三 衔接型 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与所要默写的句子从语意关系上前后衔接,一脉相承。 4.(2023·新高考卷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 5.(2023·新高考卷Ⅱ)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____,_____”,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6.(2023·全国甲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_____”;过了几个月后,则“_____”。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解题提示] 第4题中,根据衔接词“便”“所以”理清题干材料与所填句子的关系,便可准确写出答案。 第5题中,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理解:“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对应原文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对应原文为“盛以锦囊,负而前驱”。由此可知,中间的叙述内容即为答案。 第6题中,根据衔接词“以至”“则”可知,应填的两句是表结果的句子,由此确定答案。 解答“衔接型”题目,要准确审题,关注相关衔接词,明确要求默写的句子和上下文的关系。如果审题不细致,很容易被这类题型误导,将其当成“阐释型”题目来对待,从而落入命题陷阱。 四 比较型 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用所学或课外其他篇目的相关句子和要求默写的句子形成比较。一般所比较的两组句子在进行比较的层面上,意义或写法相似、相近。 7.(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