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解析:第1题,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水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第2题,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加快。 答案:1.D 2.B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等原则。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和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4.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解析:第3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而城市环境不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净化造成的。第4题,生态城市一般环境优美,是因为生态城市多在环境问题严重的市中心布局面积较大的绿地。 答案:3.B 4.A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6.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第5题,从图中城市和谐指数来看,该城市经济增长指数高,其他指数较低,由此可推断,图中城市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第6题,从图中城市和谐发展指数可知,城市的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答案:5.A 6.A 2014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基本建成48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据此完成7~8题。 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 ) A.城市洪水问题 B.交通拥挤问题 C.环境污染问题 D.住房困难问题 8.下图为某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很容易判断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第8题,从图例中的风频图可以判断出该地的最小风频为西风,因而工业用地应布局在安居工程(居住区)的西侧。 答案:7.D 8.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