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完成第1~2题。 年份 城市人口比重/% 年份 城市人口比重/% 1978 17.9 1996 29.4 1984 22 2002 39.1 1990 26.4 2013 53.7 1.引起我国城市化水平出现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 ) ①交通拥挤 ②住房紧张 ③大城市人口减少 ④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具体体现,这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第2题,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容易出现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 答案:1.B 2.A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层空洞 4.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解析:第3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加之地面硬化面积大,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第4题,城郊间的温差形成热力环流,易将卫星城的废气带回城区,因此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答案:3.C 4.A 读材料,完成第5~6题。 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导致4 000多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做“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5.伦敦“雾都”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体扩散 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6.伦敦老城区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 ) A.分散城市职能 B.逆城市化 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 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住区 解析:第5题,A、B、D三项中所提到的是主要的自然条件;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使水汽更容易凝结形成“雾”。第6题,在伦敦市区,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中心区环境污染加剧等,人们多居住在城市外围和环境质量较好的郊区和卫星城。 答案:5.C 6.B 下图为2014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造成深圳某大街2014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逆城市化加速 B.务工人员返乡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旅游人数增多 8.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 )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质 ②扩大农业耕地征用 ③增加城市建筑密度 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7题,大量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造成了深圳“空城”现象。第8题,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 答案:7.B 8.D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第9~10题。 9.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