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576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八课《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变革》之商鞅变法(14张PPT)(微课课件+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视频)3份打包

日期:2024-10-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2926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微课,教学设计,视频,PPT,14张,变法
    课件14张PPT。商鞅 變法1--柏杨秦国商鞅的变法,是一场最为惊心动魄的魔术。魔术大师: 剧目名称: 表演时间: 演出地点: 辅助道具: 特邀嘉宾: 商鞅 秦孝公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法家思想秦国百姓商鞅大变魔术记演出流程序幕--商鞅变法的背景高潮--商鞅变法的内容落幕--商鞅变法的结果感想--商鞅变法的影响 壹. 贰. 叁. 肆.演出流程(商鞅变法前)战国七雄实力比较兵弱而主卑11.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什伍连坐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2. 奖励军功二十等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3. 奖励生产4. 承认土地私有5. 推行县制6. 统一度量衡31个县A县B县商鞅方升井田制1辛勤耕作 免去徭役我的困惑杀敌立功 获封官爵一人犯法 十家遭殃统一称量 童叟无欺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编制户口 加强刑罚统一度量衡1(商鞅变法后)战国七雄实力比较11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商鞅变法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所属章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录制工具和方法 Camtasia Studio 设计思路 1、商鞅变法前的秦国(图表展示) 2、商鞅变法的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军功③奖励生产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⑥统一度量衡(图文并茂,材料讲解,情境创设) 3、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图表展示)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熟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商鞅变法的推行对秦国和秦国百姓的影响,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及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讲解材料、情境创设的方法,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在当时历史人物的角色下思考问题,感受历史,增强学习趣味性与对知识的理解; 3、感受商鞅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解释变法的措施承认土地私有。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用柏杨的话语:秦国商鞅的变法,是一场最为惊心动魄的魔术。(将商鞅变法比喻为一场魔术,因为这一场变法可谓惊天动地,中国历史上只此一回。将变法的过程与魔术表演流程相结合,具有新颖性。) 采用节目单形式,展示商鞅变法的人物、时间、地点与思想。 结合“表演流程”,将商鞅变法分四幕:背景、内容、结果与影响。 讲授: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 魔术开始前,舞台被一幅宽大的幕布遮掩,掩盖的是商鞅变法前的秦国。 结合图表“商鞅变法前战国七雄实力比较”,秦国地处偏远,推导出变法前秦国兵弱而主卑,这是变法的必要性。 商鞅变法的内容 1、第一次变法的内容 引用《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结合图片,解释“什伍连坐制”,理解商鞅变法的第一项措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即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商鞅变法的主要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第二项措施则与“强兵”有关,结合自制的二十级爵位图,解释“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即奖励军功。但是国家的兴衰并非单靠军事的强大,生产力的发展亦不容忽视。变法的第三项措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即奖励生产。 2、第二次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前,秦国主要实行井田制,展示井田制的图片,指出井田制的弊端为不利于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商鞅决定废除井田制,鼓励民众开辟新的农田,“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的另一项措施是推行县制。把小的村落、乡邑聚集起来,设立县,全国共设31个县,县令由国君任命,这是秦后来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的开端。最后一项措施是统一度量衡,展示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