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97611

第3课《 老师眼里的我》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802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课, 老师眼里的我,教案,北师大,心理健康,四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老师眼里的我》教学设计 课题 老师眼里的我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多元性,每个学生在老师眼中都有独特的闪光点,认识到老师的批评与表扬本质上是出于关爱与教育初衷,而非单一的否定或偏爱。2.明确师生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老师良性互动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客观看待老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差异,培养辩证思维能力。3.学会通过自我反思与师生交流,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如课后谈心、表达感受),提高解决师生矛盾的实践能力。4.培养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情感,消除对老师评价的误解与抵触心理,树立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的积极心态,学会在师生互动中建立信任与良性关系。 重点 1.理解老师评价的多元视角与教育初衷,打破 “老师只看成绩” 或 “批评即否定” 的认知误区。2.掌握 “以理为先、包容理解、主动交友” 的师生沟通策略,明确冲突处理的正确方式(如不顶撞、课后交流)。 难点 1.克服对老师批评的抵触情绪,理解 “严格要求” 背后的关爱,避免因误解产生对立心理。2.将沟通策略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主动与老师交流评价差异),尤其是性格内向或对老师有隔阂的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校园里,老师就像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大家有没有好奇过,在老师的眼中,自己是个怎样的学生呢?是活泼开朗、勤奋好学,还是偶尔调皮但充满潜力?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分享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有个叫王超的同学,他聪明活泼却有点调皮,在课堂上总爱搞小动作。但新来的李老师发现了他身上独特的闪光点,还让他当班长,最后王超给班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那在我们身边,老师又是怎么看待每一位同学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老师眼里的我”,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出示课题。 故事、思考 。 欣赏故事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刘伟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1)为什么王超一开始不讨老师喜欢?(2)李老师对王超的态度与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 (3)王超担任班长后有哪些变化?(4)李老师为什么坚持让王超当班长?(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小结:(1)因为王超虽然聪明活泼,但在课堂上总是搞小动作,让老师感到头疼。(2)其他老师因王超调皮而反对他当班长,而李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人缘好、领导力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优点,相信他能当好班长。(3)王超上课不再捣乱,还帮助老师管理调皮的学生,并且在运动会上组织同学训练,带领班级获得全年级第一。(4)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优点,王超虽然调皮,但人缘好、领导力强,具备当好班长的潜力。(5)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老师应全面看待学生;给予学生信任和机会,他们可能会展现出积极的改变。二、心灵港湾1.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通常会有哪些反应?有的同学会加倍努力想改变老师的看法,有的会自暴自弃,还有的会对老师产生怨愤并处处作对。 2.为什么不能只看事情表面来理解老师的行为?因为只看表面可能会对老师产生误解。老师批评学生的初衷往往是为了学生好,希望他们成为优秀的人,而非故意否定。3.文中提到的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方法是什么?学会和老师沟通,主动表达对老师的意见,同时倾听老师的解释,以此消除误会,促进良性师生关系。4.老师对学生的根本期望是什么?老师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他们的批评与教育行为本质上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 5.“妄下定论” 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妄下定论可能导致学生误解老师,加剧师生之间的隔阂,甚至引发冲突,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