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0979

第4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基础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392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物理,八年级,苏科版,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4章 物态变化(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苏科版2024) 一、单项选择题 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下列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冰和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冬季寒冷的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C.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D.冰箱内取出冻肉变软是熔化现象,要放热 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4.学校在疫情防护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每天进行体温检测。当学生参加考试时,要求体温小于37.3℃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体温计的量程是35℃~2℃ B.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C.检测该考生应该在常规考场 D.体温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5.新型汽车的车窗用“智能玻璃".可自动调节温度和透明度、冬天行车时,车窗出现白雾,其形成的物态变化和智能玻璃的温度节趋势是: A.液化 调高温度 B.液化 调低温度 C.凝华 调高温度 D.凝华 调低温度 6.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B.冰和碘都要经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C.两者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都是为了均匀受热 D.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都要升高 7.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段时间以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中的冰熔化得快,乙盆中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 A.甲盆中水的温度高 B.乙盆中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中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中水的温度的高低 8.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二、填空题 9.我国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现象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   需要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10.冬天,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可以驱散寒冷,火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而产生的;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1.冬天,汽车开进温度较低的地下车库时,车窗玻璃有时会蒙上一层雾,可以擦车窗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除雾.在车库转弯处,装有如图所示的反光镜,它属于   (选填“平面”“凸面”或“凹面”)镜;车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 12.如图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在 BC阶段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第6min 时物体为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DE 阶段物体的温度   。 13.用体温计先后测量小明、小红、小华三位同学的体温,中途未经下甩,示数相同都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