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0165

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5446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中,秀才,迪书,课件,教案
    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 2.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 三、德育渗透目标: 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之美的感受力。 2学情分析 高二的文科生,通过之前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本课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通过课本注释基本能理解掌握,但要通过提问强化。难点在景物描写的鉴赏,通过提示和引导才能掌握。 3重点难点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温故知新,导入课文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这样高度评价王维的诗和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大家回顾一下学过的作品,哪些最能体现这一艺术特点的 明确:《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看看他的文中有没有画 。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二、解题 大家看题目,交代了什么? 地点,人物和体裁。这是一封书信。古代的书信跟现代书信不同之处,就是古代的书信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报任安书》(司马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微之书》(白居易)、《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关于书信,古代还有很多名称,你能说出几个? 在古代,信件一般称为“书”,还有称为“简”、“笺”、“牍”、“札”、“素”的。“简”是竹片,“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函”本指封套,“缄”本指封口,信件是它们的引申义。“启”作为信件的别名,表示陈述之意,与开启之“启”有别。 三、疏通文意,把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一)学习第一段: 1、把握以下文言知识: 景气:古:气候今:指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 殊:很、非常过:访问、游览 方:正在猥:我相:你 憩:休息讫:完毕 句式: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 憩感配寺于感配寺憩 2、概括段意: 第一段:写出游的原因及情况。 (二)学习第二段: 1、把握以下文言知识: 上下:名词活用作动词,荡漾间:间隔、交错 静默:古:入睡 今:安静沉默曩昔:以往,从前 步:名词活用作动词,漫步临:伫立 句式: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寒山远火,于林外明灭 步仄径,临清流也。于仄径步,于清流临也。 2、概括段意: 第二段:写所见冬夜景象。 (三)学习第三段: 1、把握以下文言知识: 湿:使……湿润斯:这种景象 天机:古:天性 今:一般指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以:用 相:你无:通“毋”,不要 因:借助,托付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 2、概括段意: 第三段:设想明年春天景象及愿望。 四、问题探究一: 作者在第二、第三描写了那两幅图画?试从描写对象、表现手法和意境三方面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 第二段第三段 描写对象:冬夜图春景图 描写手法:以动衬静,以声写静动静结合,绘声绘色 意境:幽寂清冷静谧之美明丽欢快律动之美 清丽淡远和谐迷人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这两段的表现手法还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