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04119

第1课《走近真实的自己》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380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课,走近真实的自己,教案,北师大,心理健康,六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走近真实的自己》教学设计 课题 走近真实的自己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 “自我认识” 的概念,明确其包含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维度,学会在集体互动中接纳他人评价,辩证看待赞扬与批评,提升自我调整能力。2.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理解正确认知优缺点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接纳自我、正视不足的积极心态,克服因缺点产生的自卑或苦恼情绪。3.掌握 “自我认知” 与 “自我评价” 的基本方法,如通过他人反馈、自我反思等途径分析自身特点。4. 客观梳理自身优缺点,区分可改变与不可改变的特质,树立 “以优点为动力、以缺点为起点” 的成长意识,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 重点 1.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三个维度(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明确优缺点认知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通过佳佳的案例,分析 “忽视缺点、盲目自信” 对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的负面影响,强化 “正确认知自我” 的必要性。 难点 1.克服 “过度自信” 或 “自卑” 心理,引导学生以理性态度梳理自身优缺点,避免主观偏差。2.区分 “可改进的缺点”(如马虎、冲动)与 “不可改变的特质”(如生理特征),理解 “接纳不足” 与 “改进缺点” 的平衡关系。3.在小组活动(如 “猜一猜”)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突破心理防线,实现真诚的自我暴露与他人反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每人一面小镜子 2.步骤设计:(1)今天谁没照镜子就来学校啦?待学生反应后,接着说:“其实啊,老师说的‘照镜子’不只是看脸蛋,还有更神奇的‘心灵镜子’呢!” 2.学生拿出小镜子,观察 1 分钟后提问:你看到了自己的哪些生理特征?(引导说出身高、发型、表情等,对应 “生理自我”)如果这面镜子能照出你在班级里的样子,会看到什么?(如 “当组长时的样子”,引出 “社会自我”) 真正的自我就像多面镜 ——— 有的镜子照身体,有的镜子照你怎么和同学相处,还有的镜子照你是不是个爱生气的人(指向心理自我)。今天我们就来学会用这些镜子,看清真实的自己———学习《走近真实的自己》一课。 出示课题。 互动、思考 。 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佳佳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1)佳佳的哪些行为导致同学们渐渐疏远她?(2)佳佳为什么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3)如果你是佳佳的同学,会如何帮助她改进?(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结:(1)佳佳的行为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①贬低他人想法:每次班干部会议中,她频繁用 “幼稚”“愚蠢”“老土” 等负面词汇评价同学的建议,如指责小雷的春游提议 “老土”,忽视他人的思考价值。②强行主导决策:在讨论春游地点时,她未倾听团队意见,直接断言 “游乐园最好玩”,并以反问施压(“你们说是不是啊”),剥夺了他人表达观点的空间。③过度自我中心:她因自身能力突出而自视甚高,认为 “自己比别人聪明能干”,将个人意愿凌驾于集体之上,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同理心。(2)佳佳的认知偏差源于三方面:①自我认知片面:她仅关注自身 “聪明、能干” 的优点(如综合素质前列),却忽视了人际交往中的缺点(如傲慢、缺乏包容),陷入 “光环效应”——— 以单一优势覆盖对自我的全面评价。②缺乏换位思考:她习惯从 “自我能力” 视角看待问题,未站在同学角度体会被贬低的感受,无法察觉自己的语言和态度对他人的伤害。③归因错误:当同学们疏远她时,她将原因归结为 “自己太优秀”,而非反思行为不当,这是典型的 “基本归因错误”(将他人反应归咎于外部因素,而非自身问题)。(3)可以从以下角度提供帮助: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