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环境安全的含义,并从自然和人类社会两个角度深入理解其内涵。 ⑵结合丰富实例,清晰说明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类型(突发性和累积性)及形成原因。 ⑶运用图文资料,详细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 ⑷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透过复杂的环境现象分析背后的成因和影响。 ⑵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将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军事等)建立联系,全面、系统地认识问题。 ⑶在探讨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和创新解决方案。 4.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人地协调观:深刻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理解维护环境安全对于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⑵综合思维:学会从多个维度(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培养全面、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地理问题的素养。 ⑶区域认知:通过对不同区域环境安全问题的案例研究,了解不同区域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成因和影响的差异,掌握因地制宜分析和解决区域环境安全问题的方法。 ⑷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相关的调查、观测和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 2020 年版 2022 年 7 月第 3 次印刷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三第三章第一节。教材首先介绍了环境安全的概念,从自然和人类社会两个角度阐述其内涵,接着详细阐述了环境安全问题的界定、类型(突发性和累积性)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途径以及应对措施。教材内容紧密围绕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这一核心主题,逻辑严谨,层次分明,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值差异及不同类型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和成因。 ②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具体途径。 ③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⑵教学难点 ①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如何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②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安全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方案。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深层次联系认识不足。他们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实际案例和热点问题充满兴趣,但在综合运用知识、深入分析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5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一组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图片,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森林火灾肆虐,河流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思考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进行简单交流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