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依据 本节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本课所依据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应部分是第四学段(7~9年级)。具体对应的核心素养内容包括:政治认同中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中的“社会公德”;法治观念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健全人格中的“理性平和”“友爱互助”;责任意识中的“主人翁意识”等。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写逻辑看: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的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是珍贵的但是自由也是有限制的;同样,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为学生践行法治精神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法治精神,分析社会生活现象,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据此,以议题式教学方式入手用《社区老人生活》做主线设置了子议题:“地盘之争”追求自由的真义、“友爱礼让”感受平等的内涵,“全民守法”守护平等的价值。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对于生活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于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很难从法律的高度“法眼看平等”,基于以上学情考虑,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观,形成尊崇法治和尊重法律权威的法治意识,崇尚和弘扬法治精神。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导向) 1通过案例分析解读树立自由平等意识,崇尚法治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政治认同、健全人格) 2.通过话题讨论和法律链接知道白由、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内涵;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观念) 3.通过故事续写和情景人物扮演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4.结合自身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能够在生活中见到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事敢于斗争,见义智为。(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的真谛;平等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难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讨论学习法、情景演绎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导入:播放音频:凤凰传奇《自由飞翔》 教师提问:《自由飞翔》为什么备受大家青睐,并且成为广场舞神曲,能在20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 学生倾听欣赏乐曲的旋律,感受歌曲传达情绪感受 学生回答:表达听歌后的感受、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方面表达。 本环节用民俗歌曲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气氛,引出课题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自由价值的思考,从而为下一个环节伏笔。 教师过渡:老年人爱跳广场舞,折射出了他们人老心不老的活力,对生活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今天我们就走进状元府小区(我居住小区),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探寻自由平等真谛。 子议题一:“地盘之争”感悟自由的真义 活动一:寻找生活中的自由 教师问:1.你觉得自由是什么?这些自由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那对老年人来说自由又是什么呢?这些自由又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怎样的色彩? 教师出示状元府小区老人生活的场景:健身锻炼;水边垂钓;聚会打牌;含饴弄孙…… 结合真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