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4 河南模拟)近年来,多地加快推进深化县(区)管校聘改革,以进一步优化配置中小学教师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开展全员竞聘上岗等方式,引发教师群体热议。有人认为,此举让学校、老师能够双向选择,激活教育系统内部活力,促进老师流动;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末位淘汰”。这反映了(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②事物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③人们作出的价值选择是在其价值判断基础上形成的 ④对事物的评价受自身经历、需要、立场等因素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 淄博三模)“时代楷模”钱海军用三十年如一日的“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埋头苦干、辛勤奉献,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展现了一名劳动模范爱岗敬业的时代风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个人价值为创造社会价值奠定基础 ②只要投身实践,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③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 湖北二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表明( ) ①一个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②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 大理州二模)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概括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这八个字( ) ①以世界优秀文化为“体”,“用”于走好“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 ②以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为“体”,“用”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用”于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④在实践中掌握“体用贯通”的科学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 青羊区校级模拟)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称号的大国工匠张连钢,扎根港口研发生产一线30余年,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艰辛探索,一次次冲击世界港口科技的制高点,让“中国智造”的旗帜在全球自动化码头的高峰上迎风飘扬。他说:“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中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样本’。”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把献身国家和人民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 ③艰苦奋斗能让理想摆脱不利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 石家庄三模)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这是出自现代诗歌《理想》节选。材料启示我们( ) ①实现崇高理想关键要充分展现个人价值 ②人生理想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③社会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