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1787

8. 方山子传 课件 (4)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215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方山,课件
  • cover
课件22张PPT。方山子传 苏轼【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遁” “遇” “从事”“以” “因” “而”等虚实词。 (2)学习作者把叙事、描写、议论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和巧妙构思。 2、过程与方法: 诵读、翻译、点评、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对方山子及同类人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重点】 理解方山子之“异”以及作者对其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鉴赏文章的巧妙构思。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技巧指津第一步:粗读文本,整体把握。 1弄清文章写了谁(传主)? 2写了传主哪些事件? 3这些事件表现了传主怎样的品质特点? 4粗略了解行文思路,把握各段大意。 第二步:了解考点,浏览题目。 考点: 复习二、了解高考的考点,浏览题目。 考点: 1实词(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2虚词(18个) 3句式(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4信息筛选【对象、内容】 5文意综合理解(写作手法、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主旨等) 6断句和翻译阅读《方山子传》完成后面问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遁:隐遁 B然终不遇 遇:遇见 C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让……跟从 D余既耸然异之。 异:感到……奇怪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B问余所以至此者 C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以此驰骋当世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B因谓之方山子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C俯而不答,仰而笑 使骑逐而射之。 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下面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方山子“异”的特点一项是( ) (1)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2)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3)俯而不答,仰而笑。 (4)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5)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6)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A(1)(2)(3)。B(4)(5)(6)。 C(2)(4)(5)。D(1)(3)(6)。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叙事、描写、议论融为一体,与一般传记一样,平铺直叙地介绍人物的姓氏、乡里、家世、生平事迹等。 B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这既表现方山子对黑暗腐败世道的熟悉,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 C第四自然段补叙方山子的家世背景,是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 D作者写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寓有自己之情。写方山子不遇未尝不是自悲不遇的心态的写照。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一、题解方山子:陈慥 ,字季常,别号龙邱先生。其父陈希亮曾是苏轼的上司。因此方山子与苏轼友善,二十年未见,却在岐亭重逢。传: 一种文体。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章。本文是一篇出色的别传。二、诵读、疏通文意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呢? 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3、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4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 为他是过来的,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