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1798

8. 方山子传 课件 (10)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4025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方山,课件
  • cover
课件26张PPT。第二单元 8方 山 子 传 苏 轼lǘzhézàozhuójuébìqíhànxūnfá yú有又用于整数 和零数之间 见现呈现 阳佯假装妻子和儿女相闻,此指往来名声,名望,名词对……感到奇怪奇异连词,假使动词,派,让代词,相当于“之”句末语气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疑问代词,何兼词,相当于“于此”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使动用法,使……跟从宾语前置,宾语“何”前置,“为何而在此”判断句,“……,……也”表判断题 目 解 说方山子,即宋代陈慥(zào),字季常,号方山子,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本文抓住方山子最突出的特点———异”,为他写了这篇传记。在文中,作者明确表示对方山子行事“耸然异之”,并描写了多个生动的细节,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走 近 作 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808)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4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走 近 作 者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写 作 背 景苏轼在《方山子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矛盾,与他当时的政治处境有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披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内 容 理 解1.文章所分成的五段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 明确:第1段,直接叙述,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第2段,细节描写,写了他乡遇故知。第3段,倒叙,细节描写,写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第4段,补叙,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第5段,对方山子的赞颂。 内 容 理 解2.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无话可说,一笑了之,见怪不惊,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突出了方山子内心的淡泊。内 容 理 解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方山子的“异”的?体现了方山子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倾向? 明确:①生活道路的选择与改变———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②待人接物的方式———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③其家世、家庭情况以及大气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内 容 理 解情感倾向: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表达了作者对于方山子独特的人生道路选择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之情。内 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