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熔化和凝固 课后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 太阳将积雪晒化 B. 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烛油 C. 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钢水 D. 白糖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2.下列物质中都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 松香、蜂蜡 B. 明矾、玻璃 C. 海波、石膏 D. 冰、橡胶 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 玻璃、海波、冰都属于晶体 C.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D.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大致体现液态海波凝固特点的是() A. B. C. D. 5.关于熔点和凝固点,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固体都有熔点 B. 冰在其温度到达熔点时一定熔化 C. 水一定要在其温度到达凝固点时才会凝固 D.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不同 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D. 该物质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min 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 熔化一部分 B. 一点儿都没有熔化 C. 全部熔化 D.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有熔化 8.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可断定()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第15min该物质全部是液态 C. 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 D. 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 9.如表所示为几种晶体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固态氮 -210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金 1064 钢 1300 钨 3410 A. 在-226℃时,氮是固态 B. 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D. 酒精温度计在-60℃时可以使用 10.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A. 10℃ B. 30℃ C. 50℃ D. 60℃ 二、填空题 11.根据固体熔化时的不同特点,可将固体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晶体具有_____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_____。非晶体_____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_____。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_____热量。 12.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从外界_____热量;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向外界_____热量。 1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冰的熔点为_____。不同晶体的熔点_____。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_____相同。 14.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下图)。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 (2)这三种物质中_____和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若它们是同种物质,则_____的质量大。 16.火山爆发时,炽热的熔岩喷出地表,像炼钢炉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岩浆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在火山口周围向外依次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白云母→石英。从岩浆到矿石的形成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火山口周围由内向外形成的这些矿石的熔点是_____的(选填“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或“相同”)。 1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