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能力 记住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认识两次突发事件对二战进程的影响;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情况,理解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概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标志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导致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矛盾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归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必然性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认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有关史实,揭露法西斯侵略的野蛮和疯狂;通过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难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是如何扩张的 (课件演示《二战初期欧洲形势图》,学生回答)到1941年5月,法西斯德国已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亚洲的日本法西斯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他们并不满足,又分别挑起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活动2【讲授】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希特勒一直妄想建立“欧洲新秩序”,实现“日耳曼大帝国”的梦想。在征服大半个洲后,苏联成为他的最大障碍。因此希特勒早就叫嚣“必须把俄国从欧洲国家名单中划掉”。 (问)为什么德国在1939年9月征服波兰后没有直接进攻苏联 因为此时侵苏准备尚未完成,而且西线的法国虎视眈眈,一旦进攻苏联,会陷入和一战一样的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到1941年夏天,情况不同了。德国已征服欧洲大陆14个国家,控制大量人力、物力,钢产量4000多万吨,军队总数1000多万。征服法国后,入侵英国计划受阻,希特勒便把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往东方,发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 (问)为什么德国选定在6月进攻苏联 因为苏联冬季严寒,为避免130年前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的命运,在严冬到来前结束战争,所以在6月进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500多万军队,3700辆坦 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兵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 ㈠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扩大 (板书) (课件演示《德国全面进攻苏联形势图》,讲解三路进攻的路线和目标) 面对法西斯疯狂进攻,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由于德国侵苏蓄谋已久,又倾注全力,因此战争初期苏联红军被迅速击退,德军占领苏联大片国土。但在苏联军民英勇反击下,德军全面进攻受阻,想在一二个月内打败苏联的计划破产,希特勒决定中路突破,首先夺取莫斯科。 德军最近时推进到离莫斯科只有25公里的地方。但勇敢的莫斯科人民没有被吓倒。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战役最艰苦时期,斯大林照例在红场举行十月革命节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激励苏联军民英勇抗击德军进攻。再加上苏联冬季的严寒,使德军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图片),而红军步兵却在雪地中英勇作战。(图片)12月6日,苏军展开反击,到1942年4月20日,苏军共消灭德军50万,击毁1500辆坦克,把德军击退150-300公里,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暂时从欧洲移向远东、太平洋地区,看看日本法西斯在干什么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正全力准备进攻美国,一场新的战争在悄悄地迅速地酝酿着。日本一直以来想建立一个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算机显示《大东亚共荣圈图》,请学生指出包括那些地区)中国、朝鲜、印度支那、印度、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