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2239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 同步练习

日期:2025-10-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4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
  • cover
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的创立民国与维新派主张的兴民权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都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C.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A.摆脱政治危机,维护专制统治      B.顺应舆论要求,改革社会弊端 C.引进欧美政体,巩固清朝统治      D.改革官制,加强中央权力 3、《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在于 A、确定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C、限制袁世凯独裁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制定时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② 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 ③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⑤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促进了中国的近代 社会民主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5、下列关于袁世凯专制独裁的表现,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暗杀宋教仁②迫使第一届内阁辞职③公然宣布复辟帝制④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6、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权力之争 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C日美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7、辛亥革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突出表现在 A、确立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 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本质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主权利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9、在1915年的护国运动中 A.国民党成为领导力量 B.梁启超起了积极作用 C.两广两湖宣布独立 D.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10、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拥清废帝复辟的失败说明: A 共和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缺乏帝国主义支持 D 孙中山革命派的反对 二 材料阅读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1911年1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治革命”的内容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就孙中山对待临时大总统职位的态度做一评价。 参考答案:(1)内容: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2)帝国主义、袁世凯和立宪派的共同压力及其革命派的软弱妥协。(3)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保证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前提下,不计较个人得失,辞掉临时大总统职位,表现了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但因此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给中国革命带来一定损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进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