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 2025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开卷试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依标命题,坚持素养导向,突出综合素质考查,落实“双减”政策,凸显开卷试题特点,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的全面发展。 一、深化价值引领 落实立德树人 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在答题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信仰之基,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11题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将历史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既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国际视野。 第13题以“qi”的谐音创意地呈现了“骑手、棋手、旗手”三类从业者的奋斗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平凡生命的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小故事见证大时代”的命题构思。 第18题将不同年代的军歌作为穿越时空的精神密码,通过音乐这一情感纽带,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传承。试题创新了红色文化传承形式,体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体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第20题以生活的实践体验为切入点,通过户外探索、商业实践、情感体验三维情境,将试题延伸至大自然与市井街巷,用真实生活情境考查价值观念与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试题巧妙地将“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与核心素养相衔接,既落实了“五育并举”要求,又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命题理念。 第24题以“可爱的中国”展览的策展活动为话题,通过“运河”“草原”“故宫”“展会”多维度看中国,在展览组合方案设计中,如“运河+草原”,展现文化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中国智慧;“草原+展会”,展现民族交融与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等,引导学生立体多维地感知中国,增强文化自信,深化生态文明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国际视野。 第25题以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理解民族复兴与个人责任的联系,激发担当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厚植深厚的爱国情怀,让青春梦想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奋斗华章。 二、坚持素养导向 促进知行合一 试题从学科本质出发,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与立意。 第21题选取“班超”作为情境素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和经历,设计“点赞”的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正确面对竞争与合作,涵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培育健全人格。 第22题以网络直播引发的侵权事件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的学科任务,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维护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案例的思辨分析中培育学生法治观念。 第23题以“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的重大时政为背景,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委会主任三位具象人物的履职笔记,诠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引导学生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政治认同。 第24题以参加学校“可爱的中国”展览活动,设计展览方案为实践性任务,鼓励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