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26466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日期:2025-09-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60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职业道德,中职,2023,高教,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 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一、填空题 1.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_____、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 刑罚分为_____和附加刑两大类。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性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如纠集他人结伙滋事,_____;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 4. 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发展为_____,进而走向犯罪道路。 5. 中职生抵制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提高_____能力,自觉远离犯罪。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A. 闯红灯 B. 拾得他人财物拒不归还 C. 持刀抢劫 D.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2. 我国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是( ) A. 罚金 B. 剥夺政治权利 C. 有期徒刑 D. 没收财产 3. 小明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还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往密切,他的行为属于( ) A. 严重不良行为 B. 犯罪行为 C. 一般违法行为 D. 不良行为 4.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社会危害性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家庭保护的责任不包括( ) A. 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B.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引导 C. 放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D. 及时发现并纠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6. 中职生小李受到同学的欺负后,为了报复,纠集朋友殴打同学,导致对方受伤。小李的行为( ) A. 只是为了出气,不构成犯罪 B. 属于正当防卫 C. 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D. 是同学间的矛盾,不用负责 7. 下列关于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 一般违法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 C. 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D. 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8. 为了预防犯罪,我们应该( ) A. 随意结交朋友 B. 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C. 认为犯罪离自己很远,不用在意 D. 只要不触犯刑法,其他法律可以不遵守 9.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相关资料,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10. 中职生小王发现有人在校园内贩卖毒品,他应该( ) A. 视而不见,避免惹麻烦 B. 自己购买尝试 C. 及时向老师或公安机关报告 D. 参与贩卖,赚取钱财 三、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 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 A. 严重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罚处罚性 D. 情节轻微性 2. 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 A. 罚金 B. 剥夺政治权利 C. 没收财产 D. 驱逐出境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B. 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C. 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严厉惩罚,不管其改正情况 D.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4.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是( ) A. 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 B. 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C. 从不良行为到犯罪往往有一个演变过程 D. 杜绝不良行为可以有效预防犯罪 5. 中职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抵制犯罪,应该做到( ) A. 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违法犯罪的后果 B. 谨慎交友,避免结交不良青年 C.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远离不良诱惑 D. 遇到危险时,要冷静机智地应对 四、判断题 1. 只有成年人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未成年人不会犯罪。( ) 2. 一般违法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3. 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 ) 4. 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