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金属的腐蚀 1.如图是家庭燃气灶的部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炉头容易生锈,主要是高温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 B.外壳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C.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铁发生化学腐蚀 D.灶脚由螺钉和外层电木(一种耐高温塑料)组成,电木起到了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2.用如图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发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 Fe3+ B.铁腐蚀过程中,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碳粒的存在对铁腐蚀的速率无影响 D.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题组二 金属腐蚀的快慢比较 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钢铁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 A.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4.(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 mol·L-1的NaCl溶液,放置相同时间,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题组三 金属的防护 5.研究金属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溶液变红 B.若图2中电极d为铜棒,海水换成稀硫酸,则铜棒上有H2生成 C.图2:若电极d为锌,则铁不易被腐蚀 D.图1:a点产生的铁锈比b点少 6.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N处 B.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外加电流法 C.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法 D.若X为锌,开关K置于N处,对铁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能力提升练 题组 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相关的实验探究 1.(教材深研拓展)甲、乙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铁的电化学防腐原理。 相同时间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甲同学分别向Ⅰ、Ⅱ中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Ⅰ中产生蓝色沉淀,Ⅱ中无沉淀。 实验②:乙同学分别取Ⅰ、Ⅱ中Fe电极附近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Ⅰ、Ⅱ中均无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是牺牲阳极法,负极反应式为Fe-2e- Fe2+ B.Ⅱ为外加电流法,Fe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由实验①中Ⅰ、Ⅱ现象的差异,推测K3[Fe(CN)6]在Ⅰ中氧化性强于Ⅱ D.由实验可知,两种保护法均能保护Fe,且Ⅱ保护得更好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条件。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区铁电极发生吸氧腐蚀,Cu电极上有气体生成 B.②区铁电极被腐蚀 C.③区铁电极被保护,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 D.④区铁电极被保护 3.某化学小组探究铁钉在4种溶液中的吸氧腐蚀实验,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编号 浸泡液 pH 氧气体积分数 随时间的变化 ① 1.0 mol/L NH4Cl溶液 6 ② 0.5 mol/L (NH4)2SO4溶液 6 ③ 1.0 mol/L NaCl溶液 7 ④ 0.5 mol/L Na2SO4溶液 7 已知铁在负极被氧化的过程由3个步骤构成: ①Fe+H2O-e- Fe(OH)ads(吸附物)+H+; ②Fe(OH)ads(吸附物)-e- FeOH+; ③FeOH++H+ Fe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铁钉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B.上述实验的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2H2O 4OH- C.300 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弱酸性溶液<中性溶液 D.对比实验①、③可知,N的存在导致铁钉的吸氧腐蚀速率加快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2.B 3.D 4.C 5.D 6.A 1.D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A错误;铝的化学性质活泼,B错误;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发生电化学腐蚀,C错误;外层电木阻止螺钉与空气接触,保护了内层的螺钉,防止金属腐蚀,D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