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强化练3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理论及其相关图像 1.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 2 mol CO和1 mol O2。进行反应:2CO(g)+O2(g) 2CO2(g) ΔH。在相同的时间段(5 min)内,测得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v(O2)=0.07 mol·L-1·min-1 B.该反应ΔH<0 C.a点和d点CO转化率相等,d点v正(CO)等于a点v正(CO) D.5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60 2.已知可逆反应:2A(g)+B(s) 3C(s)+2D(g) ΔH>0,如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3.(经典题)已知反应aA(g)+bB(g) cC(g)+dD(g),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D的体积分数φ(D)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 ) A.a+bc+d,ΔH>0 C.a+b0 D.a+b>c+d,ΔH<0 4.甲、乙为两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向甲中充入1 mol CH4和1 mol CO2,乙中充入1 mol CH4和n mol CO2,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 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H2的体积分数为φ(b)<φ(c) C.873 K向甲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CO2、CH4各0.4 mol,CO、H2各 1.2 mol,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77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2.96 5.向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1 mol CH4(g)和1.1 mol H2O(g)制备H2,反应原理为CH4(g)+H2O(g) CO(g)+3H2(g) ΔH= +206.2 kJ·mol-1。在不同温度(Ta、Tb)下测得容器中n(CO)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a0.6 mol D.Tb时,平衡时再充入1.1 mol CH4,平衡常数增大 6.利用CO2和H2合成甲醇,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0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2>0 在1 L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2.44 mol H2,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甲醇的选择性(生成甲醇的CO2量占CO2总转化量的比值)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甲醇的选择性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可提高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 C.553 K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0.1 D.553 K时,反应Ⅰ和反应Ⅱ参加反应的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9∶2 7.CO2催化加氢是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CO2加氢时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 反应Ⅰ:CO2(g)+4H2(g) CH4(g)+2H2O(g) ΔH1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2>0 在体积为1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按表中所示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平衡体系中δ(CO)和δ(CH4)[δ=]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容器 起始物质的量/mol CO2 H2 甲 0.1 0.3 乙 1 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ΔH1<0 B.曲线d表示乙容器中δ(CO)随温度的变化 C.590 ℃时反应10 min,某容器中=2.4,反应Ⅱ的v(正)< v(逆) D.M点对应H2的总转化率为66.7% 8.在起始温度为T ℃、容积均为10 L的密闭容器A(恒温)、B(绝热)中均加入1 mol N2O和4 mol CO,发生反应N2O(g)+CO(g) N2(g)+CO2(g) ΔH<0。已知:k正、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v正=k正·c(N2O)·c(CO),v逆=k逆·c(N2)·c(CO2),A、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Q点v正小于v逆 B.曲线N表示容器B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 C.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曲线N在0~100 s内的反应速率为4× 10-4 mol·L-1·s-1 D.T ℃时,= 9.用CO2制备CH3OH可实现CO2的能源化利用,反应原理为CO2(g)+ 3H2(g) CH3OH(g)+H2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