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34732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体育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84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体育学科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合理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营造“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该教材的学习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平衡能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根据水平二(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动作技能与学习规律,本单元在水平一的基础上笑出趣味性和多样性,将立定跳远、急行跳远、侧向助跑跳高、以及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等项目搭配作为跳跃大单元学习内容,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个方面设计“学、练、赛”的方法和形式,通过设置一定远度的目标物,让学生体会用力起跳的动作;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障碍,让学生体会起跳后腾空瞬间,迅速提膝收腹的技术动作,以此来教会学生做出”起跳有力、提膝收腹”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跳跃运动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建立规则意识,让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达到健身育人的目的。 (二)单元学情分析 水平二(三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敢于尝试,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意识和乐于展示自己。但此阶段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注意力容易迁移,9岁前肌肉生长较为缓慢,肌肉中水分含量较多。通过水平一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动物跳跃、直线跳跃、模仿跳跃的动作,有一定的跳跃能力和体能基础,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跳跃动作的方法,掌握跳跃动作的要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运动能力:在练习中,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做到上下肢动作连贯协调;能力一般的同学能做到双脚有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双脚同时落地;能力较弱的同学对动作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健康行为:经过练习,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得到提高,在情景游戏中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 3.体育品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提高勇敢果断、努力拼搏的意志,培养文明礼貌、相互尊重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双脚有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双脚同时落地。 2.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落地屈膝缓冲。 四、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5分钟) 1.集合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2.宣布本节课内容“森林运动会”之立定跳远项目,安排见习生,强调纪律和安全。 1.快速整队,精神饱满地向老师问好。 2.认真倾听课的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1.组织整队,与学生热情问好。 2.以“森林运动会”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3.明确安全要求。 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了解本课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为“森林运动会”做好准备。 准备部分———情境导入与热身(8分钟) 1.情境引入:“森林里要举办运动会啦,我们要去参加,先得通过森林小径的考验”。 2.热身活动:沿着“森林小径”进行行进间练习,包括过山坡(高抬腿)、穿山洞(弯腰)、下陡坡(小碎步)、越小溪(单双脚跳)。 1.积极响应情境,带着好奇心参与热身。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