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35965

2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2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4928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真理,生于,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时 第四单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说“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还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论证观点,他说的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文章。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1.通过品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并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述顺序。 2.结合三个事例,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学习目标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作者是怎么利用这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请你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事例有何相同之处。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快速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三个事例的相同之处。 小组讨论事例写作的特点,交流梳理共同点。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探究过程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聚焦第一个事例,默读第3自然段后思考: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再写他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 之后写他进行了许多实验。 最后写他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到酸或碱的影响都会改变颜色,并利用这一特点制成了石蕊试纸。 先写了波义耳发现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阅读第4、5自然段,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有没有共同之处?说说你的发现。 发现现象 提出疑问 取得成果 实验探究 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事例,描述的科学家们探索真理的过程是相同的。 都是先发现现象,接着都提出疑问,再反复进行实验,最后取得成果。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交流:是哪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思考,有何共同点? 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探究活动 交流:是哪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思考?有何共同点? 这些科学家都是从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现象里发现真理的。 文中提到的“细微”“司空见惯”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的共同点。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引发思考:科学史上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里发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探究活动 牛顿因砸在自己头上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因一种带齿的野草,发明了锯。 莱特兄弟因一个飞行玩具而对飞行器大感兴趣,研究发明了飞机。 瓦特因一个开水壶,发明了蒸汽机。 为什么科学家们能从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里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 问题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程导入 仅仅善于观察,有见微知著的发现能力,科学家们就能收获真理,取得巨大成就吗? 探究活动 还需要不断思考和提问,需要反复地试验。就是文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