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少教师也应用这一教学方式推进了自身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避免了被动式学习的弊端,反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围绕着一定的学习主题或者学习任务,展开有针对性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我们教师可选择以自身课堂教学为阵地,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参与合作学习过程,打造一个充满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我们要进行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我采用的是4人小组,而这具体的4人的挑选我会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爱好特长、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把组长的人选确定,组长我会挑选组织能力强和合作意识强的同学担任,然后再把剩下的孩子们进行初步的分类,学习能力比较好的一类,学习能力一般的一类,学习能力较弱的一类,然后组长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双向选择结束后就组成他们自己的学习小组。除了大组长再设立一个小组长,4个人的小组又分为了2个2人小组,大组长和小组长分别负责帮助一个组员,共同管理小组。各个小组自己取自己的小组名,还可以制定自己的组规,而我会制定班级小组合作的具体规则,加分、减分的具体情况和分值都会罗列出来,然后全班学习并遵照执行。小组内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记载个人加减分的情况,而小组的加减分情况则在前面黑板的左侧由老师用画星星的方式进行,这样对学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组的组员实行动态的管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些小组的组员之间不能很好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那么我会分析具体的原因,然后做出适当的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能够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一定的机会,这样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有的放矢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问题情境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具体內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学习信息的共享,并不断进行问题的尝试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我在教学《做个百数表》时,先让学生在我发放的学习单上自己填写百数表,完成后再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横着、竖着、斜着观察。先由学生独立探究百数表的规律,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由于学生先是独立思考,所探究出的规律也就不一样,在学习小组中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得出了好几种不同规律。在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时,让学生们在小组内把自己认真观察所发现的规律说出来,这样可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在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认真倾听的能力。最后再让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全班的展示交流,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们的自信。 三、精心设计合作内容 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家一起找出好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设计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才会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实施前,教师要熟读教材和大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