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1、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要把过程写得具体,吸引人。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重点要把这个故事写完整,把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写生动。 目标要求 请评委宣布最佳小组 主题导入 收 集 资 料 仔细观察教材第36页的插图和“泡泡”,了解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题材指导 收 集 资 料 仔细观察教材第36页的插图和“泡泡”,了解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对联展示 ③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分配任务时要注意,可以采取自荐和分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人人有任务,并能积极合作,确保小组展示按时完成。 按照下面的“收集整理资料自评表”开展活动并进行自我评价。 内容 评价标准 参与度 小组成员人人参与活动,相互合作。 自信心 小组成员展示时态度大方,充满自信。 形式 形式多样,有创意。 质量 内容丰富,介绍清楚。 推选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参与全班交流。 小组互评 读诗猜节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A.重阳节 B.春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C D B A 展 示 资 料 2.读一读教材第44页的习作要求,了解本次习作的任务。 内容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收集资料 1.能根据小组选定的节日收集相关资料。 2.能自己从书上、网上或其他途径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1.能记录有关节日习俗、过节过程等方面的资料。 2.能根据记录的要点练习介绍人们过节的过程。 小组交流 1.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能认真听同伴发言,诚恳地提出改进建议。 学习成果展示 ①个人习作展示。 可按照下表内容写有关过节的习作,写完后在小组内朗读,并根据表中的评价标准对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 收 集 资 料 2.我们有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 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在网上查询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小组中期交流 小组商量确定成果展示的方式和各自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筹备展示活动。 收 集 资 料 3.小组内讨论确定准备了解的传统节日吧! 小贴士 可以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可以图文结合,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评价表 内容完整 对仗工整 内容特点 肢体语言到位 场景布置合适 服装精美 …… 观赏评价 全班交流 认真倾听,关注同学展示的成果。 列提纲 迁移应用 拓展提高 展 示 资 料 1.请阅读第39页、44页的“泡泡”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展示方式。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天,人们会出去赏灯、赏月、猜灯谜等。在宁波,家家户户还会吃汤圆,以示在这年里生活会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是古人描写元宵夜的诗句。虽然,今晚是个阴天,看不到“星桥开锁”的景象, 点 评 范文 元宵节 ①小作者交代了元宵节的时间,简要概括了元宵节的节日习俗。 思考探究 做月饼 举办诗词大会 手抄报大赛 过节的过程(习作准备) 个人习作展示互评表 内容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过节的过程 能写清楚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 节日的习俗 能写清楚节日的习俗。 印象深刻的事 所写的事与过节联系紧密。 1.准备:前期准备充分、小组分工明确。 2.展示:有序开展活动,保持自主性和 积极性。 我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