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一、填空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 3.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_____;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_____的主观映象。 二、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 A.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 存在即被感知 2.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 A. 水是万物的本原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气者,理之依也 D. 理在气先 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是否是可知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是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 4.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④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人摄入高热量食物时,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人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掩耳盗铃的行为,否认了( )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不可分的 C. 物质现象的可知性 D.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政府”“智能医疗”“智慧教育”等成为现实,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这表明( ) A.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C.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8.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9.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0. 针对我国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减少的现状,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实施“三孩”政策。这体现了( ) A.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D.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三、多选题 1. 下列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C.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D.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3.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A. 心外无物 B. 上帝创造世界 C. 理生万物 D.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4.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 A. 人脑的机能 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社会发展的产物 四、判断题 1.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 ) 3.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