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课堂同步练习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一、填空题 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2.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_____。 3.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_____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_____的总称。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_____的规律。 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_____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_____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二、选择题 1.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A.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B. 阶级斗争 C. 科学实验 D. 文化活动 2. 下列属于生产力要素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生产工具 C. 产品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同步发展的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A.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规律 B. 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C.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D. 在阶级社会中不起作用 5.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主要揭示了(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D.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6. 下列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7. 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同 C. 产品分配方式不同 D.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表明( )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独立 9.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10.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 阶级斗争 B. 改革 C. 社会基本矛盾 D. 科学技术 三、多选题 1. 下列属于社会存在的有( ) A. 生产方式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社会心理 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 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决定 5. 下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C.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一成不变的 D. 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四、判断题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同步发展的。( ) 2.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