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着重介绍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第六课主要讲述我国有哪些国家机构,本框讲述 其中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第一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才能对国家主席这个国家机关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有法律规定的职权,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国家主席的性质、产生、任期和职权,更好地认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增强政治认同 八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第五课的学习,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有了进一步 的认识,同时,也对国家机关有一定的兴趣。据课前调查,不少学生对于现任国家主席还是耳 熟能详的,但是对于国家主席是指一个国家机关就不知道,甚至感到有些诧异了。本课就是要 通过设计一些基本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国家主席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如何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同时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增进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 1.政治认同: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地位、当选条件及任期,增强政治认同和国家共和国主席意识。 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国家主席的职权,理解国家主席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明确国家主席的职权都是法律规定的,增强法治思维能力。 2.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国家主席的职权,理解国家主席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明确国家主席的职权都是法律规定的,增强法治思维能力。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各国的元首称呼为啥五花八门?又有什么区别?”视频片段 2.展示新闻标题和相关图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知道我国国家元首的称谓是什么吗?”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中的第二框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板书: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二、讲授新课 (一)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1.教师出示一张人民币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上面的人物吗?他曾经担任过什么职务?” 2.学生回答:“毛主席,担任过国家主席。” 3.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历任国家主席?” 4.学生回答。 5.教师结合PPT给同学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国家主席。 6.展示资料并播放相关视频: 材料: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场起立,报以热烈掌声。 7.教师:那么,国家主席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8.教师:在这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 席。在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什么权力? 学生:任免权。 活动二 学生讨论1.讨论:国家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是否代表个人? 学生回答:略。 2.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这是一个国家机关。 那么,成为国家主席有什么条件呢? 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3.教师:这是通过什么方式规定的呢? 学生:宪法。 (教师出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师:通过宪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国家主席的产生、资格、任期是有明确规定的。 活动三 探究与分享 1.课前布置探究活动:分组收集习近平主席所签署的命令和一些新闻才来哦,看一看这些命令和材料可以分为哪几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主席行使哪些职权。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1)第一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