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6381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六年级地理上学期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日期:2025-09-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33223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六年级,学制,五四,教版,学期
  • cover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练习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埃及的官方语言为( ) A.西班牙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2.韩国位于亚洲东部,请问来自韩国的运动员主要属于(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3.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是( ) A.竹楼 B.四合院 C.窑洞 D.围屋 4.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是( ) A.传承人类的璀璨文化 B.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C.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 D.提高古建筑经济价值 5.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 ) ①撒哈拉沙漠②我国东南部沿海③欧洲西部④亚马孙平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据美国媒体报道,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大陆。但它也是美国最具争议的节日之一,原住居民反对纪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美洲的原住居民绝大部分为印第安人 B.北美洲各国官方语言为英语 C.南美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D.南美洲原居民母语为西班牙语 7.读下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亚洲 ②欧洲 ③非洲 ④大洋洲 ⑤北美洲 ⑥南美洲 A.①② B.①③ C.①⑤ D.②③ 8.降水量会影响建筑形式,依据下列建筑来推断,当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9.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演变成城市。若某聚落从乡村演变为城市,其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农田、果园增多 B.人口规模加大 C.房屋建筑增多 D.交通道路网变密集 10.下图为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该民居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潮湿 C.寒冷 D.温暖 11.读六个大洲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率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亚洲人口增长率最高 B.非洲人口总数最多 C.欧洲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率都最低 D.南美洲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率都高于北美洲 12.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等自然条件,但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稀疏,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高,气温低 C.地形平坦,水热充足 D.高温多雨,气候潮湿 13.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指出,全球整体平均寿命提高,但生育率继续下降。读世界人口变化预测图可知( ) A.未来50年,世界人口会越来越少 B.2030年起,世界人口开始负增长 C.2050年前后,世界人口将达到约100亿 D.2090年前后,世界人口增长最快 14.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受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下列地区人口最稠密的是( ) A.亚洲东部、南部沿海和平原 B.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 C.非洲北部撒哈拉地区 D.亚洲中部高原、高山地区 15.下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封闭,禁止游客参观 B.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 C.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D.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 16.《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属于____,判断理由是____( ) A.城镇;“阡陌交通”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镇;“土地平旷” D.乡村;“良田、美池” 17.如图所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①“冰砖”盖屋--终年严寒 B.②房屋高架--潮湿炎热 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 D.④屋顶陡坡--森林丰富 18.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年平均人数之比。2019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01%,人口死亡率为0.71%,则2019年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