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7076

4.1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同步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200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政治
  • cover
课题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学习目标 1. 了解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与诉讼时效。 2. 了解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及构成要件。 3. 理解过错推定和无过错侵权责任。 4. 理解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活动方案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李某到素以安全著称的A酒店住宿。当晚,李某在客房里遭仇人甲毒打致重伤,警方事后从A酒店的安全监视系统记录资料中发现,甲在入室作案前曾尾随李某在短时间内多次上下电梯,但A酒店的安保人员无一人上前对形迹可疑的甲进行盘查。李某也曾接到甲的电话,但他认为酒店安全,甲不敢找到这里,就没有告诉酒店保安。事后犯罪嫌疑人甲被抓获,却只有财产5 000元可供赔偿。李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A酒店赔偿全部医疗费、伤残补助等共计30万元,遭到A酒店拒绝。 (1) 从民事责任的角度考虑,甲需要承担的是什么责任?依据是什么? (2) A酒店需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它是否需要承担30万元的赔偿? (3) 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是否在任何时候都能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在民法规定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中,每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只可以单独适用。 (2)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 准确理解部分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承担方式 表现 停止侵害 侵害他人财产或者人身的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进行中或延续)。适用于各种侵权行为 排除妨碍 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碍或者妨害,财物受到侵害。主要适用于物权,例如: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 消除危险 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例如: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阳台上的花盆等 返还财产 侵权人非法占有或管理他人财产;权利人财物受到侵害。一般适用于所有权 恢复原状 侵权行为致使他人的财产遭到损害或者形状改变的 赔偿损失 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健康或财产受到损害的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①侵权人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如隐私权、肖像权,向被侵权人承认错误、表达歉意、请求原谅。 ②恢复名誉专属于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 2.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比较 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 原因 行为人侵害他人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期内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行为特点 侵权行为致使他人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 在合同期内没有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构成要件 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合同当事人违约 免责条件 免责条件只能是法定的,当事人不能事先约定免责条件,也不能对不可抗力的范围事先约定 除了法定的免责条件,如不可抗力以外,合同当事人还可以事先约定免责事由 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方某在小区居民楼电梯内吸烟,邻居吴某劝阻,二人因此发生言语争执。方某出电梯后猝死。方某之妻袁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吴某赔偿40余万元。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劝阻电梯内吸烟的行为合法、正当,符合公序良俗,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当鼓励;吴某的行为方式理性、平和,并无不当,与方某的死亡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故判决驳回袁某的诉讼请求。 结合法律知识与生活常识,谈谈你对此案判决的看法。 2.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